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香港文匯報:2010年國際10大新聞和10大焦點人物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2010 中國國際新聞論壇年會評選的國際 10 大新聞和 10 大焦點人物榜單 26 日下午揭曉。其中海地地震、朝鮮半島局勢、上海世博等事件列入 10 大新聞,不僅展示本年度重大天災、礦難和環境污染等災難事件,也囊括了科技突破、國際政治、國際經濟和體育文化等領域重大事件;而「維基解密」網站創始人阿桑奇則毫無懸念地躋身 10 大焦點人物之一,也是榜單中唯一非政商界名流人士。

「2010中國國際新聞論壇年會」日前在廣東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舉行,由光明日報主辦及全國50餘家媒體參加評選並聯合發佈年度榜單,香港《文匯報》副總編輯徐可代表本報作為評委出席論壇及參與評選。


以下為年會選出的 2010 國際 10 大新聞,按主體事件發生先後為序:

1.海地強震 國際馳援

當地時間 1月 12 日下午,海地發生 7.3 級強烈地震, 10 幾萬人罹難,數百萬人無家可歸,首都太子港變成一片廢墟。包括中國在內的40多個國際搜救隊和醫療隊趕赴海地投入「生命大救援」,部分國家及國際組織紛紛解囊。

2.朝韓對峙 東北亞弩張

3 月 26 日,韓國海軍「天安艦」爆炸。 11 月 23 日,又發生延坪島朝韓相互炮擊事件。朝鮮和韓國關係全面中斷,六方會談陷於停滯狀態。

3.質子束流對撞成功

3 月 30 日,歐洲核子中心 (CERN) 宣佈,總能量為 7 兆電子伏特的兩個束流進行對撞獲得成功。這是目前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對撞,據稱接近宇宙大爆炸能量,為揭開宇宙起源推進一大步。

4.冰島火山癱瘓歐空運

4 月 14 日,冰島第 5 大冰川下的埃亞菲亞德拉火山發生 200 年一遇爆炸性噴發。火山灰雲團使歐洲空中交通癱瘓,據國際民航組織估算損失已超過 911 事件。

5.希債危機蔓延歐元

4 月,希臘主權債務危機引發示威,信用危機並蔓延至西班牙、愛爾蘭、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國。歐盟、歐洲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緊急出台 7500 億歐元的救援措施。這是歐洲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救援行動。

[NT:PAGE=$]

6.墨灣漏油釀生態災難

4 月 20 日,英國石油公司租賃的「深水地平線」鑽井平台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附近的墨西哥灣水域發生爆炸,導致 11 名工人死亡,並引發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原油洩漏事故。大約 490 萬桶原油漏入墨西哥灣。

7.世界盃首赴非洲大陸

2010 年 6 月 11 日至 7 月 11 日,第 19 屆世界盃足球賽在南非共和國舉行。這是非洲大陸首次舉辦世界盃,西班牙捧冠。

8.智利 33 礦工奇跡獲救

8 月 5 日,位於智利北部阿塔卡馬沙漠中的聖何塞銅礦發生塌方事故, 33 名礦工被困 700 米深井下,但在 69 天後搭乘特製的「膠囊」救生艙成功升井獲救,全球通過電視畫面共同見證救援奇跡。

9.上海世博完美謝幕

10 月 31 日,歷時 184 天的上海世博會圓滿閉幕。自 5 月 1 日開幕以來,參觀者近 7300 萬人次, 246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

10.美量化寬鬆遭詬病

美國聯儲局 11 月 3 日宣佈新一輪量化寬鬆方案。該政策使得美元貶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美出口和美整體經濟,但必定會造成惡性的通貨膨脹,可能造成比目前還嚴重的金融泡沫和經濟泡沫。「量化寬鬆」還將加禍於受金融危機衝擊的其他經濟體,並引發一場激烈的國際貨幣之爭。

10大焦點人物,排列不分先後:

1. 阿桑奇 (Julian Assange)

39 歲的阿桑奇是澳洲人, 2006 年 12 月創建「維基解密」網站 (Wikileaks) 。 2010 年先後公佈大量關於美軍參與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秘密文件,以及美國外交電文,舉世震驚。

2. 卡欽斯基 (Lech Kaczynski)

波蘭總統赫列‧卡欽斯基乘坐的圖 -154 專機 4 月 10 日在俄羅斯斯摩稜斯克附近墜毀,機上 96 人全部遇難。

[NT:PAGE=$]

3. 羅塞夫 (Dilma Vana Rousseff)

11 月 1 日晨,拉丁美洲迎來第 11 位女總統: 62 歲的巴西首位女總統迪爾瑪.羅塞夫。羅塞夫在競選中表示,將帶領巴西躋身「經濟強國」,並爭取在國際舞台為巴西贏得更大話語權。

4. 薩馬蘭奇 (Juan Antonio Samaranch)

4 月 21 日,薩馬蘭奇因突發心臟病醫治無效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逝世,享年 89 歲。薩馬蘭奇擔任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長達 21 年,在任內成功推動了奧運會商業化,同時也是飽受爭議的人物。

5. 喬布斯 (Steven Paul Jobs)

蘋果電腦行政總裁喬布斯於 2010 年 1 月 27 日發佈「神奇的  iPad ,銷量驚人。自 9 月 1 日以來,蘋果一躍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站到 NASDAQ 頂峰。

6. 鳩山由紀夫

6 月 2 日,鳩山宣佈辭去首相職務。鳩山內閣支持率因普天間機場問題跌至 17% ,加上黨內逼宮導致鳩山由紀夫被迫辭職。

7. 卡梅倫 (David Cameron)

英國保守黨領袖卡梅倫 5 月 11 日成為英國新一屆首相。 43 歲的卡梅倫是自 1812 年利物浦勳爵以來最年輕的英國首相。卡梅倫 1966 年 10 月出生於倫敦,小學成績全班倒數第一,進入牛津大學後以最佳成績畢業於哲學、政治和經濟學專業。

8. 梅德韋傑夫 (Dmitri Medvedev)

42 歲的梅德韋傑夫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 11 月 1 日,他登上南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的國後島,充分表明俄羅斯在領土主權問題上「沒商量」的堅定決心。

9. 吉拉德 (Julia Eileen Gillard)

48 歲的朱莉婭.吉拉德 6 月 24 日宣誓就任澳洲第 27 屆總理,成為該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理。

10. 麥克里斯特爾 (Stanley McChrystal)

2009 年春季,斯坦利.麥克里斯特爾將軍被任命為以美國為首的駐阿富汗國際安全援助部隊指揮官,今年 4 月,他公開批評歐巴馬推行的阿富汗戰略,並於 7 月受召返回華盛頓面見總統前主動請辭,以免「被炒」。在美國歷史上,總統解除戰時、戰地最高軍事指揮官的情況十分鮮見。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