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增發"蘊藏賺錢良機,擇股上轎等人抬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一輪大跌打亂了眾多上市公司再融資的步伐。但隨著行情轉暖,急需通過定向增發融資的上市公司開始頻頻釋放利好,拉抬股價回到增發價格下限之上,力保再融資成功。
對于投資者來說,上市公司的這種行為無疑提供了一定的盈利機會——找出那些股價仍低于或接近增發價的、特別是定向增發方案已經獲得證監會核準的個股,然后等待上市公司來 “抬轎”。
市場焦點
利好頻發 刺激股價向增發價靠攏
借助大盤反彈的東風,擬定向增發個股以一連串利好炒作緊急“護航”再融資,成為本輪反彈的急先鋒。例如上周股價還在增發價附近徘徊的六國化工(600470,收盤價13.23元)。
盤面顯示,憑借與四川大學合作鋰電池項目的利好刺激,六國化工本周一大漲近6%,周二更是強勢封住漲停板,隨后又放巨量沖上13元大關。截至周五(7月23日)收盤,六國化工報收13.23元,周漲幅高達22.27%,股價一口氣脫離了10.39元的定向增發價格下限。
中原證券策略分析師李俊指出,一般而言,為了順利實施定向增發,上市公司股價應高于增發價20%以上才能吸引到機構投資者參與。而隨著目前行情回暖,部分股價低于或接近增發價的公司肯定有沖動將股價拉上去,以確保完成再融資。
利好掩護股價回歸增發價
實際上,六國化工進軍鋰電池的利好早在一個月前便已泄露。
6月22日,六國化工發布公告稱,與四川大學簽署了《磷酸鐵、磷酸鐵鋰技術研究與生產應用開發合同》,根據合作內容,四川大學負責研究開發磷酸鐵、磷酸鐵鋰產品生產工藝。另外,雙方還計劃共同建立電池級磷酸鹽生產技術研發中心,六國化工提供360萬元項目研究經費,四川大學接受委托完成。
頗值得玩味的是,六國化工這則重磅性利好披露的時間,剛好在公司定向增發獲得證監會核準后不久。
5月27日,六國化工披露公告稱,證監會最終核準其增發方案。資料顯示,去年8月18日,公司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定向發行不超過1億股,發行價格不低于10.39元/股,募集資金凈額不超過12億元,投入年產28萬噸合成氨項目。
“一般要想完成定向增發,股價應在增發價20%以上方才保險。”深圳一位資深私募人士表示,按此計算,六國化工的股價應在12.46元以上,“這還是保守的算法,因為目前市場很弱,增發價較股價沒有大幅的折價,機構是不會動心的。”
但截至6月21日收盤,六國化工僅報收12.03元,顯然尚未達到上述標準。
“因此才說它與四川大學合作鋰電池的披露時間相當微妙。”上述私募人士稱。
不過,由于當時仍處弱市,該利好并未造成六國化工股價暴漲,反倒是該股股價一度跌破10.39元的增發價格下限。好在進入7月份后大盤迎來強勁反彈,進軍鋰電池的題材也迅速成為六國化工打翻身仗的法寶。
而除了六國化工外,諸如恒源煤電(600971,收盤價26.50元)、東力傳動(002164,收盤價14.70元)等擬定向增發個股同樣如此。
盤面顯示,本周一恒源煤電突然強勢漲停,激發煤炭板塊整體走強;周二該股再度大漲7.13%,股價沖至26元上方。此前市場普遍認為刺激恒源煤電等煤炭股等大漲的原因,是海關總署披露的數據顯示6月份我國煤炭出口的數量和價格均有所上升,但實際上,恒源煤電背后仍有“護航”定先增發的訴求。
今年3月30日,恒源煤電披露公告稱,由于證券市場發生較大變化,公司擬調整定向增發方案,擬以不低于25.64元/股的發行價格,向不超過十家特定投資者增發不超過6200萬股,募集資金用于收購皖北煤電集團的相關資產。
記者注意到,早在2008年,恒源煤電便公告擬定向增發收購皖北煤電集團資產,但一直未能成行。去年11月14日,由于方案有效期即將到期,公司更是不得不召開股東大會將定向增發有效期再延期一年。
顯然,對于恒源煤電來說,定向增發已進入最關鍵的時期。但截至7月16日,該股股價22.43元明顯低于25.64元,因此借行業利好拉高股價無疑是最佳時機。
短線賺錢效應惹人注目
數據顯示,A股在本周迎來本輪反彈的最大漲幅,上證指數本周五個交易日全部收陽,指數周漲幅高達6.1%,但與部分定向增發個股的漲幅相比則明顯是“小巫見大巫”。
據記者粗略統計,六國化工本周從10.82元大漲至13.23元,周漲幅達22.27%;恒源煤電本周從22.43元沖高至26.5元,周漲幅達18.15%。
此外,借助洪水概念,安徽水利(600502,收盤價10.18元)本周從8.61元大漲至10.18元,周漲幅高達18.23%,再度高于9.14元的擬定向增發價格下限;化工股華魯恒升(600426,收盤價13.75元)則在本周大漲17.32%,周五收盤報13.75元,仍大幅低于公司16.63元的定向增發價格。
即便是受調控最深的地產股,為力拼完成定向增發再融資,也趁調控預期稍寬松時頻頻釋放利好拉動股價反彈。
如兩市首份披露半年報的地產股嘉凱城(000918,收盤價9.42元)。7月21日晚間,該公司披露半年報,其今年上半年實現主營收入35.22億元,同比大增303.66%,實現凈利潤4.53億元。公司預計,由于今年1~9月房地產結算規模同比大幅度增加,今年前三季度將實現凈利潤6.6億元,同比增長298.76%。
此外,嘉凱城還公告稱,以2.85億元收購巴登城投資公司51%的股份,該公司持有位于武漢市東南部的武漢巴登城項目,項目用地總面積為1萬畝。
借著一連串利好,嘉凱城的股價急速向增發價回歸。盤面顯示,7月21日當天嘉凱城放量大漲7.05%,早盤更一度沖上漲停板;而本周該股股價從8.29元沖至9.42元,周漲幅高達13.63%,與11.84元的定向增發價格已相距不遠。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國聯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斌表示,從再融資的角度考慮,部分上市公司的確有力保定向增發成功的沖動,造成股價出現短線脈沖式的暴漲。
北京一家陽光私募基金經理也表示,作為題材炒作的短線投機機會,這類定向增發概念股可以關注;而且一旦短線賺錢效應形成,或形成整個概念板塊的聯動效應。
操作思路
三招選短線牛股 提前潛伏待拉升
行情回暖,市場各種概念炒作重新活躍。其中,六國化工、恒源煤電、安徽水利等擬定向增發股聯袂大漲成為本周市場的焦點。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市場企穩反彈,上市公司再融資迎來新的契機,部分股價尚低于或接近擬增發價格的個股,存在借機短線反撲拉升股價的可能,以確保定向增發能夠順利實施。對于投資者而言,這意味著此類個股將出現一定的短線投資機會。
《每日經濟新聞》通過采訪眾多資深市場人士,給大家總結出抓住擬定向增發短線牛股的三個絕招。
第一招:選階段
深圳一位專門做重組股的大型私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上市公司實施定向增發一般分為四個階段:即首先提出董事會預案,然后提交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再上報證監會發審委,發審委通過后再由證監會下發核準通知。
“從安全性角度出發,炒定向增發概念股,最安全的機會是在證監會核準之后。”上述私募基金經理表示,按照規定,定向增發方案有效期為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后的12個月,但如果方案遲遲不能通過發審委,而股價又大幅低于擬增發價格,上市公司在方案有效期到期前很可能會撤銷定向增發。
記者注意到,由于政策調控的影響,今年很多提出再融資方案的地產股紛紛撤銷了定向增發。如今年5月13日,行業龍頭招商地產(000024,收盤價18.33元)便發布公告稱,因股價連續下挫,擬向發審委申請撤銷定向增發方案。公司籌劃近10個月的50億元再融資美夢就此落空。
此外,7月7日,華業地產(600240,收盤價6.91元)同樣也因股價跌破增發價而叫停了再融資。
“再融資方案都沒了,原來設定的增發價格就起不到‘價格底線’的作用了,那還炒什么呢!”該私募基金經理笑言。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某大型券商的保薦人認可。他指出,實際上,即便通過了發審委這一關,定向增發仍將面臨排隊的問題,“據我了解,有一些公司特別是地產公司的定向增發方案在去年就獲得了發審委通過,但現在還在排隊等待下發核準通知。”他還表示,在獲得證監會核準后,上市公司必須在6個月內完成定向增發,而從以往的案例來看,走到這一階段的上市公司中還從未有放棄定向增發的情況發生。
顯然,隨著時間大限的臨近,如果此時二級市場股價仍低于增發價格下限,上市公司為完成再融資而不惜拉抬股價的幾率將非常高。
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22日,兩市共有12家上市公司拿到了證監會核準通知但尚未完成發行。其中,中國鋁業、TCL集團、南洋股份和西南證券等個股股價均低于擬增發價格。
第二招:挑題材
擬定向增發個股自身具備的不同題材,也是能否成為短線牛股的重要參考因素。
“六國化工本周短線能暴漲,一是因為之前的股價還在擬定向增發附近,為了吸引機構必須拉開一定折價空間;二是該股具備了目前最熱門的鋰電池概念。我個人認為在目前的市場背景下,后面的因素才是關鍵。”著名私募人士康軍分析稱。
在康軍看來,除獲得證監會核準的公司外,定向增發方案距離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已有較長時間的公司也值得關注。“這類公司的題材是,比如股東大會審議是在去年披露、而目前股價又低于增發價的;其方案有效期很快就將到期,市場自然會預期公司加快再融資的進度,于是股價就有了想像空間。”
“這類公司再加上一點獨特的題材那就更不得了。”康軍表示。他特意點出科力遠(600478,收盤價14.81元)的K線圖分析道,“科力遠的定向增發方案早在去年11月份便獲得股東大會通過,加上公司是新能源電池概念的龍頭,近期反彈中明顯受到資金的追捧。”
科力遠本周漲幅高達19.53%,最新股價已達14.81元,逼近擬增發價格下限14.96元,短期漲勢十分凌厲。
此外,康軍還認為,近期有上市公司高管增持的個股也值得重點關注,“作為最了解定向增發進程的人,高管愿意出來增持,無疑表明其對增發很有信心,容易獲得二級市場的認同。”
據記者粗略統計,目前有定向增發計劃,且上市公司高管近期增持的包括魯西化工(000830,收盤價4.94元)等個股。資料顯示,魯西化工高管于今年7月8日、9日連續競價買入公司股票55萬股,增持價格區間為4.47~4.52元,耗資近250萬元。
去年9月24日,魯西化工股東大會通過定向增發方案,擬以5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股票2億~5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5億元。目前距離該方案過期僅剩下2個月的時間。
第三招:看行業
除了上述兩點外,選擇容易獲得證監會批準的行業板塊也是關鍵。
“地產股就不要碰了,現在證監會對地產公司再融資卡得很緊。”中原證券策略分析師李俊表示。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22日,定向增發方案在去年通過股東大會審議,且股價尚低于或接近擬增發價格的上市公司共有29家,其中大部分是地產公司,如北京城建(600266,收盤價13.71元)、萬通地產(600246,收盤價5.87元)、嘉凱城以及華麗家族 (600503,收盤價10.33元)等。不過,華麗家族的定向增發早在去年9月份便獲得股東大會通過,但上報證監會后便一直了無音訊。
某券商地產分析師也向記者表示,地產公司再融資方案卡在證監會的還有不少。實在扛不住的,便直接宣布撤銷定向增發方案,比如前面提到招商地產和華業地產。
前述深圳私募基金經理認為,金融、有色化工行業以及大型國企的定向增發通過證監會核準的幾率較大,特別是大型國企的融資方案一般都會放行。
“按照這個邏輯,我比較看好寧波銀行(002142,收盤價12.50元),公司去年便由股東大會通過了定向增發方案,而且目前股價僅略高于增發價,如果方案獲證監會通過,短線應還有機會。”他表示。
重點公司
值得關注的六只個股
中國鋁業(601600,收盤價9.56元)
公司亮點:2009年7月1日,中國鋁業公告稱,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0億股,發行價格下限為10.98元,擬募集資金不超過100億元,主要用于中國鋁業公司重慶80萬噸氧化鋁項目、中國鋁業興縣氧化鋁項目、中國鋁業中州分公司選礦拜耳法系統擴建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2010年4月16日,公司又公告稱,上述再融資方案已獲得證監會批準。但由于一直無法實施定向增發,中國鋁業不得不在7月6日發布公告稱,將此次再融資方案的有效期延期一年。
截至本周五收盤,中國鋁業報收9.56元,距離發行價格下限仍有一定距離;同時,由于證監會核準后上市公司需在6個月內完成增發,目前距離這一大限剩下的時間已越來越少。
TCL集團(000100,收盤價4.00元)
公司亮點:2009年11月17日,TCL集團披露公告稱,擬以不低于3.46元/股的發行價格,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增發15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50億元,擬用于投資建設第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
對于此次再融資,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承諾認購金額不低于2.5億~4億元;大股東惠州市投資控股承諾認購金額不低于3億~5億元。此外,該擬投資的項目還獲得了惠州市政府支持。
據了解,上述定向增發方案已于今年6月1日獲得證監會批準。但截至本周五收盤,TCL集團報收4元,僅較增發價格下限高出不到10%;按照慣例,只有當這一比例達到20%左右時,才能吸引到機構投資者參與。
西南證券(600369,收盤價12.60元)
公司亮點:西南證券2009年10月27日公告稱:擬以不低于每股14.33元/股非公開發行5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60億元,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資本金、補充公司營運資金、擴充公司業務。
今年5月28日,該再融資方案獲得證監會核準。但受大盤暴跌的影響,西南證券的股價早已跌破14.33元的發行價格下限,該股最新收盤報價為12.60元,仍較發行底價有13.73%的折價。有分析師指出,由于西南證券此次募資是重慶資本市場最大的一筆融資,不排除大股東重慶渝富為確保增發順利進行而增持西南證券股份進行護盤的可能。
恒源煤電(600971,收盤價26.50元)
公司亮點:早在2008年便提出定向增發的恒源煤電一直未能如愿,今年3月30日更不得不修改定向增發方案,調高增發底價。
資料顯示,2008年恒源煤電披露公告稱,擬收購控股股東皖北煤電所擁有的任樓煤礦、祁東煤礦、錢營孜煤礦及煤炭生產輔助單位的相關資產和負債,評估值為31億元。為此將向皖北煤電定向增發約1.12億股,用以支付標的資產收購價款的50%,發行價為13.71元/股;其后再向不超過10家特定投資者 (不含皖北煤電)定向增發不超過1.24億股,發行價不低于12.34元/股,募資不超過16億元,用于支付標的資產收購價款的其余50%。
根據新方案,向10名特定投資者增發的部分已改為不超過6200萬股,增發價格不低于25.64元/股。本周五該股報收26.50元。
魯西化工(000830,收盤價4.94元)
公司亮點:去年9月24日,魯西化工股東大會通過定向增發方案,擬以5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股票2億~5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5億元。
今年2月11日、12日,公司董事長張金成、總經理焦延濱等11名高管曾集體增持公司股票,增持均價在5.90元/股左右,合計買入35.62萬股。7月14日,公司多名高管再度集體增持魯西化工55萬股,增持價格區間為4.47~4.52元,耗資近250萬元。按照上述增持價格計算,目前公司高管的持股平均成本應在5元附近。
不過,魯西化工最新的股價僅4.94元,不但高管增持被套,也低于擬增發價格下限。
金晶科技(600586,收盤價10.39元)
公司亮點:作為國內玻璃行業龍頭,金晶科技在去年12月2日披露公告稱,擬定向增發募資不超過15億元加碼太陽能玻璃業務。根據該方案,金晶科技將非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1億股,發行價格不低于14.97元/股,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投資太陽能功能材料項目。
公司表示,項目投產后,預計年銷售收入15.07億元,年平均息稅前利潤總額為4.45億元,投資收益率為25.80%;全投資回收期(含建設期)為5.96年。
但進入今年4月份以來,受大盤暴跌的影響,金晶科技的股價也一落千丈。截至本周五收盤,該股報收10.39元,距離14.97元的增發底價差距甚大。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增發募投項目屬新興行業,方案獲得證監會核準的機會很大,未來不排除該股股價向增發底價回歸的可能。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