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官員稱中國稀土賣白菜價已成過去式
鉅亨網新聞中心
工信部官員稱中國稀土出口不會大幅減少 或者 工信部官員稱中國稀土賣白菜價已成過去式
新浪財經訊 12月28日中午消息,工信部原材料司原副巡視員王彩鳳今天在2010國際稀土研討會上透露,中國稀土生產在滿足國內需求的情況下不會大幅減少出口,中國在國際稀土市場的優勢地位不會改變。其負責籌建的中國稀土行業協會擬明年上半年挂牌成立。
中國調整稀土出口合情合理
今年以來,以中國為焦點的“稀土戰爭”愈演愈烈。7月,中國宣布將下半年稀土出口配額進行削減後,引來日本、美國和歐盟等企業和政府的抱怨,近期財政部發布公告“自2011年1月1日起,將對我國進出口關稅稅目稅率進行部分調整”,“個別稀土產品的出口關稅也將被提高”後,有媒體消息稱,美國近日或就稀土出口問題,決定是否在WTO對中國採取起訴行動。
王彩鳳表示,中國政府調整稀土出口配額,並不是簡單的政府要減少出口,而是國內稀土開發的秩序混亂,使我國在資源和環保上付出了沉重代價;目前環保部對稀土冶煉分離企業的開發、生產等提出了嚴格的環保達標要求,不達標即停產,再加上國土資源部對稀土礦山開發秩序的整頓,杜絕亂採濫挖,這兩個正常的政府行為使得國內稀土的產量自然減少,但要同樣看到,即使如此稀土生產仍然滿足了國內市場需求,我國對稀土出口並不會大幅度減少。
“中國在稀土領域的優勢地位不會改變,我們也不希望改變。”王彩鳳說。中國稀土學會副秘書長張安文也指出,我國的稀土出口政策仍將保持穩定。根據學會在2004年的調研發現,此前每年我國訂立的稀土出口配額總量都要高于實際出口量,未來對稀土出口配額將進行動態調整,以更加科學的貫徹我國的稀土產業政策。
有專家表示,以資源看,國內輕稀土繼續開採幾百年不成問題,中重稀土還可維持開採幾十年。據張安文透露,目前國內仍有5200萬噸的工業儲量,而國外資源開發不斷增加,海外的稀土產業鏈恢複十年就已足夠,國際礦業公司如巴西淡水河谷也准備投入開發稀土資源,未來十年,海外將有7萬噸的稀土資源量准備開發。
中國稀土賣“白菜價”已成過去式
對于稀土行業的未來發展,王彩鳳指出,走聯合重組道路已成為業界共識。而且中國在稀土市場上已經擁有定價權,1998年以後,中國的稀土就基本沒有出現過“白菜價”。
“稀土賣白菜價和豬肉價已是過去式,中國企業要注意防止稀土開發的過熱,從而導致稀土市場進入下行通道,目前的價格處于合理區間,而國外企業樂于看到中國緊縮出口、抬高產品價格,這使他們有利可圖。”張安文說。他認為,未來各國在稀土開發上將產生價格競爭,在冶煉分離技術上也會有一定突破,但稀土國際市場供應多元化是長期戰略趨勢。
也有專家建議,可以探討在國內建立一個全國的稀土產品交易平台,並成為世界級的交易中心和平台,甚至稀土的部分產品可以進入期貨市場。根據目前市場情況判斷,五礦商會認為,由于大宗商品價格大漲的趨勢下,稀土價格明年仍將處于上漲通道。
稀土行業將助推新興戰略產業
對于稀土行業的應用前景,張安文指出,稀土行業是戰略新興產業起飛的助推器,不僅包括新材料行業,其在雲計算、物聯網、環保產業等領域都將大量應用,還涉及風電、核電等。稀土的未來運用不僅在“陸、海、空”,還包括“天和電”,即航空航天外太空和電池領域。
目前中國企業在稀土應用技術方面則長期被限制在西方國家設置的專利壁壘之外。因此張安文也呼籲,國內企業不能只是關注稀土資源的開發和占有,要向日本企業學習,在稀土產品研發、相關元器件、應用等終端產業上實現突破。
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會長徐旭也表示,中國稀土行業希望共同開發中國以外的稀土資源,利用中國比較成熟的冶煉分離技術,合作生產更多的稀土產品,供應世界市場,並最終推動稀土的多元化供應。
據悉,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組建方案已上報工信部,明年5月或正式挂牌成立,協會會員企業93家,基本包括了全國主要的稀土開發冶煉企業。(虞利 發自北京)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