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滬膠晉升成交霸主多空分歧大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天然橡膠期貨7月22日以203萬手的巨量榮登國內商品期貨市場成交排行榜首位,同時持倉量也逼近40萬手。分析師認為,橡膠期貨多空分歧較大是活躍的主因。

據中國證劵報7月23日報道,天然橡膠期貨7月22日力壓螺紋鋼、白糖、鋅和豆粕等老牌對手,以203萬手的巨量榮登國內商品期貨市場成交排行榜首位,同時持倉量也逼近40萬手。

從周四成交量分布來看,天然橡膠、螺紋鋼和鋅期貨當屬第一梯隊,日成交量均在160萬手以上,且三品種均被上期所囊括;塑料、白糖和豆粕屬于第二梯隊,成交量在100萬手左右;第三梯隊較為分散,PTA期貨成交量為52萬手,銅和豆油也分別達45萬手和32萬手,但排在最后的線材和豆二期貨僅有500手和68手。

有分析師認為,橡膠期貨分歧較大是活躍的主因。雖然上期所7月21日發布了《關于對鋅和天然橡膠期貨合約當日開平倉雙邊收取手續費的通知》,但措施實施時間為8月2日至8月27日。而且,即便落實,一個跳價(5元)依舊對很多日內投資者來說是有盈利的,因此“搶帽子交易”仍有吸引力。


從7月22日滬膠主力1011合約表現看,日內仍以震蕩行情為主,上午沖高回落,下午在底部震蕩,但尾盤迅速拉升,最終報收于21,725元/噸,上漲幅度為0.02%。但持倉量和成交量較前一交易日大幅增加,多單有進場跡象。東證期貨能源化工分析師何晶認為,22日滬膠多頭大幅加倉,尾盤空頭出逃,未來有再度上攻可能。但基本面沒什么變化,上期所公布了在8月2日開始進行雙邊收費的測試,但上次測試時成交量并沒有明顯變化,目前市場也沒有什么特殊表現。因此短期內下跌可能不大,預計還是以強勢震蕩為主,區間為21,000-23,000元/噸。但橡膠期價正接近下降通道的頂部,三角形形態收窄,近期或將出現方向性選擇。

何晶分析,橡膠市場多空分歧比較大,貿易商不愿意低價出貨,現貨價格較高。并且預期接下來的天氣因素包括臺風、降雨等會影響產量,因此有看多者不少;而輪胎廠商也不愿意在高價位接貨,希望降低生產成本。并且預期汽車市場和輪胎市場發展都會放緩,因此看空者也非常堅定。

通聯期貨分析師施海認為,近期滬膠持倉量顯著拓展,始終維持在30萬手以上較大規模,并逐漸逼近40萬手中長期歷史最大規模,反映多空雙方對后市分歧漸趨尖銳,滬膠吸引多空雙方投入較多增量資金,并展開激烈擴倉爭奪,同時由于期低現高和內低外高雙重倒掛及投機資金低吸高拋作用,滬膠短線仍可能反復震蕩,中期仍將演繹季節性下跌趨勢。

他從場內沉淀資金規模分析認為,盡管期貨價格震蕩回落,但持倉量不但未有縮減,而且還持續增長。近階段,滬膠指數分別于5月28日、6月28日、7月9日上沖區域高點,持倉量依此分別為26.1萬余手、29.6萬余手、31.6萬余手,并于6月8日、7月1日、7月13日下探區域低點,持倉量則分別為30.8萬余手、33.1萬余手、36.6萬余手,7月22日,滬膠總持倉量再度增加42,198手至372,216手,由此說明期價所階段性高點和低點位置,持倉量均穩步拓展,而且低點持倉量均大于高點持倉量,盡管空方擴倉打壓較為沉重,多方資金處于虧損不利地位,但多方資金始終未出現大量主動回吐跡象,由此預示著期價后市仍有較大反復、甚至技術性反彈可能。

東證期貨研究所副所長林慧認為,橡膠市場比較尷尬,上期所和日本庫存膠數量都很少,海南也干旱,國際油價維持強勢震蕩,實際上有不少利多因素在支撐期價走勢。但輪胎企業庫存量依然較大,消費也不是很樂觀。“中國企業在近期對外采購中一直不愿意加價,導致了前陣子一度泰國煙片膠大跌,國內也跟著跌了一把,”她認為,多空博弈非常明顯,往遠期遷倉,對多頭不利,不確定性因素更大了,所以市場近期看上去雖然不錯,但期貨價格就是漲不起來。

至于上期所即將采取的雙邊收取保證金等措施,何晶認為,可能因為措施尚未正式執行,所以對當前滬膠影響有限,日內交易還是照舊。但他也認為,即使增加雙邊持倉,一個跳價(5元)依舊對很多日內投資者來說有盈利,其手續費還是比較低。

林慧則表示,上期所實行部分品種手續費雙邊收取政策,兩次測試,橡膠期貨均在其中,表明交易所希望市場更加有序進行,不要一味投機。而且,通過市場化的手段對交易行為進行調控,也是不斷健全和完善市場內在穩定機制的必要之舉。

(徐波 編輯)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