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證券李聰:保險業凈資產和利潤上升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現行法定會計原則基礎下,出于審慎監管的要求,準備金的計提以監管層規定的折現率來計提,會計利潤比較保守。按新會計準則的要求,折現率將實行市場化,準備金總體將下降,從而釋放利潤,促使保險行業的凈資產和利潤上升,同時也增大了波動性。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2010年新會計準則對于投資的最大改變是觀念的變化。由于中國目前仍然實行的金融資產的四分類和保險公司相當數量和利率最終敏感的債券投資又放于持有到期資產項下,再加上評估利率也將受加息和降息周期的影響,雖然金額可能不大,但這樣的模式必將為未來的投資帶來新的理念,保險公司在加息過程中,財務報表將更加好看。
根據新會計準則,從2009年度財務報告開始,保險準備金的折現率將根據市場利率的變化而波動。具體而言,對于傳統險來說,未來保險利益不受投資收益影響的保險合同,用于計算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折現率,應當根據與負債現金流出期限和風險相當的市場利率確定。對于分紅險和萬能險來說,對于未來保險利益隨對應資產組合投資收益變化的保險合同,用于計算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折現率,應當根據對應資產組合預期產生的未來投資收益率確定。
無論是傳統險、分紅險還是萬能險,在利率上升周期,折現率上升,準備金將下降,增加財務利潤;在利率下降周期,折現率下降,準備金上升,減少財務利潤。因此,準備金折現率的市場化,將導致利潤的順周期變化,增大利潤的波動率。
如果資產價格,特別是利率敏感型資產價格也按市價計量,并且其價值變動計入利潤,則準備金折現率市場化總體上雖然會釋放一些利潤,但不會增大波動,由于新會計準則對資產價值的計量沒有改變,持有至到期的債券不按市價計,即使按市價計的可供出售債券投資,其波動也只計入凈資產而不是利潤,因此,新會計準則不但會釋放利潤,也會增大利潤的波動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