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姿態坦誠步調趨同
鉅亨網新聞中心
第二輪中美戰略經濟與對話24日在京舉行,中美官員一致認為,在全球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經濟刺激計劃“退出”戰略時機一定要慎重,實施步驟要扎實穩健。
綜合媒體5月25日報道,備受關注的第二輪中美戰略經濟與對話于5月24日在北京舉行。對話首日雙就“促進強勁的經濟復蘇和更加持續、平衡的經濟增長”為主題進行了探討。中美官員一致認為,經濟刺激計劃“退出”戰略時機一定要慎重,實施步驟要扎實穩健。
分析人士認為,“后金融危機時期”的宏觀金融經濟政策協調一致的表述,不但表示了中美在歐債陰影下防止經濟二次探底問題上的步調一致,也表示了中美將在金融危機之后的刺激政策退出步調中保持一致,意味著中美開始思量并定調后危機時代的經貿關系。
近期,歐元大幅下跌,國際社會對歐元的信心減弱,德國等歐洲大國也開始感受到危機的影響,整個歐洲面臨嚴峻的考驗。在歐債風暴的襲卷下,亞洲和歐洲經濟增長出現冰火兩重天的鮮明對比。亞洲地區多個國家2010年一季度GDP增速紛紛創下階段新高,而深陷危機的歐元區經濟則增長緩慢。來自歐盟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歐元區2010年一季度經濟恢復增長,但增幅緩慢,該地區一季度GDP年率僅增長0.5%。除了亞洲,美國的經濟增速也好于歐元區國家。隨著歐洲債務危機的蔓延,世界經濟復蘇面臨的不確性增加,世界經濟是否會二次探底也令人擔憂。
應當承認,兩年來,中國政府堅持反危機、保增長、調結構與促民生相統一,成功擺脫衰退威脅。但經濟增長加快和物價指數上揚又激起加息猜想。美國等發達國家強壓人民幣升值,希臘債務危機拖累歐盟復蘇,以及歐元貶值導致人民幣實際升值,也引發對中國出口滑坡的憂慮。政府調控房地產措施出臺后,輿論聚焦地方政府債務,擔心中國經濟趨勢再次下行。在這樣“內憂外患”的情況下,中國擴張性刺激政策的退出時間就顯得格外引人關注。為防止經濟下滑宏觀調控政策的負面作用疊加,中國高層也于近日分赴各地考察調研,以實地掌握在政策刺激下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
在25日閉幕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中美兩國承諾將繼續深化經濟合作,促進強勁、平衡和可持續的全球增長,雙方在財政貨幣和結構改革、貿易和投資以及金融市場穩定和改革方面達成多項共識。
中國將實施促進消費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繼續進行結構改革來保障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發揮不斷擴大的拉動作用。美國財政政策的重點將從保持總體需求和支持就業,轉向減少中期聯邦財政赤字,和保證長期財政可持續性。雙方將共同努力調整國內需求和相關價格的政策,以促進更加可持續和平衡的貿易增長。
(程曦?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