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表現、摩台結算 扮演台股能否上攻2大要角
鉅亨網記者陳慧琳 台北
台股今(26)日上半場續演股匯雙漲,不過氣勢已不如昨天,日盛MIT主流基金經理人張島郎表示,由於上檔有壓,買盤不急著追價,主因在為本周為超級財報周,加上周四(28日)的摩台指結算,季報表現為何及外資在期貨市場佈局的動向,是本周兩大關注焦點,連帶也左右買盤操作。
台股昨天在運輸、塑膠、造紙及電子等產業帶領下,一舉上漲百點並站上月線,量能返回1200億元之上,台股今年來的漲幅也再度由負翻正,年初至今上漲1.45%。
張島郎表示,目前看來,國際股市部份,中美股市表現持穩,對台股具加分。此外,FOMC會議將於11/2-11/3舉行,會中決議QE2實施的規模多大,是全球關注焦點,也將牽動全球資金是否持續流入新興市場。
張島郎指出,美國本周進入財報密集公布期,就目前公布廠商對下季展望普遍樂觀,使美股維持高檔震盪。中國股市從十一長假後,上証綜合指數至10/25已有近15%的漲幅,而上周無預警的升息動作,在利空出盡及資金面帶領下,陸股仍可期待。
張島郎分析,目前的台股是電子與傳產輪著表現,類股輪動規律,盤面走勢仍屬良性。宸鴻的掛牌、重量級電子法說及摩台指結算,將導引本月最後一周的台股表現,在中美股市皆漲,台股不易獨自走弱情況下,在財報疑雲漸去,主流類股浮現時,台股登上今年高點便不遠。
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陳煌仁則表示,現階段台股大盤正面對結構性的挑戰,由於台股大盤權重以電子股為主,但今年電子股不斷受到重複下單、庫存上升以及新台幣升值的影響,即便中概內需及傳產類股有優異的表現,但對於拉抬大盤升勢的幫助有限。相對來看,海外市場則延續多格上漲格局,新興市場在景氣、內需消費動能的推升下,今年創歷史新高者不在少數。但投資人其實也不需要太過於看壞電子股。
陳煌仁認為,上半年影響電子股的雜音已逐漸調整或反映在股價上面,目前電子指數本益比13.2倍、本淨比2.0倍,都突顯投資價值。另外,新台幣升值及匯損問題可能是目前投資人比較擔心的一點,但台灣電子業主要競爭對手中,韓圜升值幅度與台灣相當,日圓升值幅度更超過一成,匯率升值帶動的轉單效應,可望帶動電子股景氣。
張島郎在選股上建議則認為,明年十二五計劃推動後,人均所得將同步提升,內需成為未來主流已確定,相關的內需個股長線多頭已現,建議投資人可針對近期因籌碼因素出現超跌的績優中小型股及中國內需股,投資價值已現,可逢低佈建相關個股及基金。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