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商品“傍名牌” 高利潤是主因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夏季各式冷飲店、食品零售店“受寵”,部分廠家卻乘機推出各式各樣的“山寨”產品,尤以食品為甚。費者面對著“無處不在、善于易容”的山寨食品,可謂“防不勝防”。
據中新社7月22日報道,酷熱的夏季,各式冷飲店、食品零售店“受寵”,顧客數量猛增,但部分廠家和經營者卻乘機推出各式各樣的“山寨”產品,尤以食品為甚。蘭州工商部門為此發出提示,莫成為山寨貨的“消廢者”和受害者。
山寨食品“防不勝防”
“山寨”一詞源于廣東方言,其主要特點是以極低的成本模仿主流品牌產品的外觀或功能,并加以創新,最終在外觀、功能、價格等方面超越主流品牌產品的一種現象。消費者面對著“無處不在、善于易容”的山寨食品,可謂“防不勝防”。
據一位食品經銷商唐先生透露,山寨食品首先出現在各地的城鄉結合部,在農村市場堂而皇之地肆意“蔓延”。在利益的驅使下,近年又逐漸轉向城市,大有“農村包圍城市”的意圖,讓不少知名企業頭痛不已。
記者走進蘭州一家大型超市,面對貨架上琳瑯滿目的各類牌子商品,很多消費者茫然不知所措,往往是在匆匆挑選購買之后,經仔細辨認才發現其中問題。“康師傅礦泉水”和“康帥博礦泉水”、“伊利”牛奶與“伊俐”牛奶、“營養快線”和“營養專線”飲料、“可口可樂”與“可日可樂”……
這些品名極其相似、雷同的山寨包裝迷惑性極強,令上過當的消費者叫苦不迭。正在超市中購物的魏燕女士對記者說,現在買東西必須多個心眼,一不小心就被自己的眼睛給騙了。提到山寨產品,家住蘭州的李女士調侃道,造山寨是個技術活兒,辨山寨是個眼力活兒。
山寨食品“大行其道”主因是高利潤
據了解,山寨食品之所以能夠“大行其道”,利潤奇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以文中所提到的“康帥博礦泉水”為例,記者網上查閱了一組數據:山寨的“康帥博礦泉水”出廠價每瓶約0.27元,零售價則是每瓶1元,利潤是成本的2.7倍左右。
對此,蘭州市工商局商標廣告處處長李彥平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52條中對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有著明確規定。她表示,商標登記注冊時,國家商標局對同一類別、近似標志的把關非常嚴格,工商部門的監管力度也很大。
蘭州市工商局辦公室主任宗建平也向記者介紹,山寨食品涉及到食品安全和商標侵權等多方面因素,是一種“傍名牌”現象,也是一種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他表示,作為工商管理部門,會對相關企業的合法經營資格及其產品的流通進行監督,加大檢查和管理力度。
同時,蘭州工商部門也提醒廣大消費者,購物時要擦亮眼睛,仔細檢查所購商品注冊商標標志、商標持有者、產地及是否獲得制造許可,不要受到山寨產品的危害和影響。
(李敏娜 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