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主要報紙頭條要聞一覽 (5月25日)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工商時報:歐洲7國深陷火圈
歐洲主權債信危機持續發威,全球最大債券基金太平洋投資公司(PIMCO)週一警告,美、日以及英、法等歐洲多個已開發國家,正因居高不下的財政赤字而深陷「火圈」。受此打擊, 在上周一度反彈的歐元周一又告重挫,兌美元匯價大跌1.6%,至1.2365美元,歐美股市也是疲弱不振。
(翻攝2010年5月25日工商時報)
◆經濟日報:兩韓緊張 台灣雙D得利
南北韓情勢緊張,將使得台灣DRAM與面板雙D產業「上肥下瘦」,上游力晶、南科、華亞科、友達、奇美電等,可望趁局勢混亂爭取更多訂單。至於與韓國電子廠往來密切的下游通路廠商,則可能面臨供貨不順的壓力。
(翻攝2010年5月25日經濟日報)
◆中國時報:徵才指定台大碩博士提包、開車
政府實施「大專畢業生到企業實習方案」(廿二K),台灣大學日前收到一家企業申請,對方竟明白表示要徵求一名台大應屆畢業碩、博士,工作內容包括幫老闆開車、提公事包,擺明要讓台大高材生顏面掃地。台大學生則反應不一。
(翻攝2010年5月25日中國時報)
[NT:PAGE=$]
◆聯合報:做滿四年? 蔡英文:負責到底
五都大戰牽動二○一二年藍綠板塊,新北市「英倫大戰」昨天首度交鋒。朱立倫說,當選的人任期內每一天都要做好,別把新北市當跳板;蔡英文回敬朱立倫的問題「讓我滿失望」,但話沒說死,僅表示若有幸當選,「一定負責到底」。
(翻攝2010年5月25日聯合報)
◆蘋果日報:搶救畢業失業潮 教部9月開辦「4+1」 大學畢修第2專長
政府因應六月大學生畢業潮,展開搶救失業大作戰!教育部研擬「四加一專案」,整合開辦學士後第二專長學位班以促進就業。初步規劃大學生畢業後再接受一至兩年、每年三學期訓練,以培養第二專長,課程內容由學校及企業共同設計,切合產業需求,預計今年九月試辦。有學者批評,依產業要求培育人才已失去教育目的,若學生把學位班視為避風港,也無助解決失業問題。
(翻攝2010年5月25日蘋果日報)
◆自由時報:師染肺結核 110學生檢驗拖10天
花蓮一所私立高中的王姓老師,上週廿一日確診為開放性肺結核,校內和該師接觸較頻繁的十二名教職員當天照X光都呈陰性反應,但該教師任課的班級共一百一十名學生,衛生局卻拖延十天,安排到五月卅一日才要照X光,引發家長質疑衛生局處置失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