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觀資金價格測市場流動性挺靠譜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11-18 09:25


未來宏觀政策走向成為近期市場的熱點。實際上,在“猜測”宏觀政策變動方向的同時,應當密切關注市場資金面的變化軌跡。簡單說,每個交易日資金價格的漲跌,直接反映了市場的整體流動性狀況,而流動性的多寡則決定了市場主力對投資力度及投資品種的選擇,并可很大程度上提供對宏觀政策的科學預判。

首先是我國的銀行間市場,這個市場的主體是各類銀行及券商、基金等其他金融機構,銀行擁有大量的資金與絕對的話語權。回購利率(即資金價格)上行,表明大行等不再愿意拆出資金,市場的資金融入成本便隨之上升。此外,在季末銀行存貸比考核、大盤股申購、新債發行密集等時段,市場整體流動性狀況也會趨緊,資金價格便會水漲船高。

除了上述“事件性”因素外,中國人民銀行也會通過定期公開市場操作回籠或投放資金、通過向商業銀行購匯實現人民幣“被動”投放、通過準備金率的調整管理銀行可用資金,以及以財政存款上繳或釋放的方式回籠、投放流動性。

研究資金價格的微妙變化,有助于市場對貨幣政策等作出提前分析判斷。近期市場的大幅波動,除了外盤的影響之外,國內市場流動性狀況所“透露”出來的政策預期,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市場認為,高通脹及資產泡沫泛濫,引發近期的加息及準備金率“疊加”上調,而未來這一趨勢也有可能得到“復制”。


實際上,10月以來的政策緊縮并未造成資金價格大幅走高,除具備跨年效應的3月資金價格持續上行外,其他成交主力品種如隔夜和7天利率,較10月9日水平分別上漲0.64和3.75個基點,幅度非常有限。

為何當前的資金價格并未大幅上行?其實原因并不復雜。第一,今年1月、2月和5月共計三次上調準備金率,市場被收回大量資金;第二,2月下旬至5月中旬,央行在公開市場連續11周凈回籠多達1.12萬億元,當前則是凈投放數量遠多于凈回籠數量;第三,5月末銀行面對銀監會年內“最嚴格”的存貸比考核,當前不存在這一因素;第四,7月1日的農行IPO申購與前述因素部分重疊,當前并沒有足以撼動資金面的IPO;第五,央行數據顯示,迄今為止年內數量最多的財政存款新增月份分別為4月(增3441億元)、5月(增3853億元)和7月(增3282億元),而最新公布的9月份數據則是新減(即向市場釋放)2456億元。按照慣例,今年12月份還將有萬億規模的集中釋放。

最有趣的一點在于10月份的年內首次加息,它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市場的存量資金。其理由在于,第一次加息完全不可怕,市場的擔憂在于是否已進入了加息通道,未來會否填補2008年四季度那四次共計189個基點的降息“空間”。在這一預期作用下,投資者將中長期債券的配置需求大幅延后,導致資金滯留銀行體系。

資金價格是金融市場流動性的重要“晴雨表”。從以上分析中也不難判斷,加息預期將會在較長時間內困擾整個市場,而流動性尚未真正趨緊,反而預示央行未來在靈活有效運用傳統數量調控手段,以及引入某些創新手段等上面都會不斷有動作。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