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勞務輸出大省河南農民工省內轉移效果初顯

鉅亨網新聞中心


分析文章稱,在河南調查發現,由于近兩年來東南沿海向中西部內陸地區的產業轉移規模日益增大,農民工在家門口就業的現象已越來越普遍。

據每日經濟新聞2月25日報道,在河南現場的調查發現,由于近兩年來東南沿海向中西部內陸地區的產業轉移規模日益增大,農民工在家門口就業的現象已越來越普遍。更有以前難以想象的情況是,甚至一些省內企業在招聘員工時也頗為不順,這讓一些人士驚嘆:莫非勞務輸出地也會遭遇“用工荒”襲擊。


勞務輸出大省也要搶工人

河南是全國第一人口大省,每年的勞務輸出總量穩居全國首位。

24日,從河南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獲悉,截至2009年底,河南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2,258萬人,每年外出勞務收入近1,700億元。但在近期 “用工荒”頻襲沿海地區之時,當地一些企業也政治為招工難而發愁。據一家紡織企業的負責人表示,“每月800元包吃包住還是招不來人。”新鄭市勞務市場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類似的情況在醫藥、電子等行業也均不同程度存在。

河南省人保廳的一位官員表示,工人難求不僅在沿海城市出現,隨著經濟形勢日漸好轉,從09年下半年以來,該省企業訂單增多,也導致用工頻頻“告急”。“省外企業已到家門口來爭搶勞動力,如何與省外企業競爭,是目前河南省企業面臨的新課題。”這名官員表示。

伴隨著不少企業從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區轉移到河南,很多人不用出遠門也能打工了。

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勞務輸出處處長呂志華表示,以前鄭州、洛陽、平頂山等工業基礎較好的地區外出務工人數占全省外出務工人數的30%,而近兩年承接沿海地區的產業轉移后,不少農民工在家門口便能就業,據估計這一部分人數已達200余萬。預計隨著該省經濟的發展,今后將可以吸納更多的農民工在當地就業。

勞務輸出的品牌化經營

近幾年,新鄭市統一組織的勞務輸出為外出打工者省去了不少麻煩。該市勞務輸出服務所主動聯系勞務訂單,考察核實后再組織農民工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待遇和安全更有保障。新鄭市農民工李強表示,“以前外出打工是盲目求職,費了不少工夫。由政府組織集體應聘,不但使我們打工者有了歸屬感,也使河南省農民工的品牌越來越響。”現在,李強帶領的施工隊在北京小有名氣,勞務訂單不斷。

據呂志華稱,勞務輸出從單槍匹馬到集團作戰,避免了農民工外出求職時的盲目性,同時也使農民工的品牌意識漸漸樹立。

河南世通勞務派遣有限公司的一位負責人介紹,目前河南全省已有15個市建立了勞務輸出工作機構,70多個縣(市)建立了勞務輸出服務網絡,93%的鄉鎮建立了農村勞動力資源數據庫,實現了信息到村、服務到人的精細化管理。同時,河南省各地還在沿海等地建立了338個駐外勞務辦事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勞務合作關系。

正是在這一思路之下,農民工與輸入地政府及用工企業逐步開始勞務對接。據透露,2月25日,河南省禹州市將舉行2010年“春風行動”啟動儀式,屆時將有20輛大巴滿載1,000名農民工,浩浩蕩蕩奔赴蘇杭、大連等省外主要用工城市。

職業培訓不再“短腿”

新鄭市郭店鎮的農民工郭佳佳在09年年底和同村的280位農民一起領到了由市勞動部門頒發的培訓“結業證書”,有了這一手段,郭佳佳24日與前來招工的某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月薪達1,800多元。她在展示自己的結業證書時非常興奮,表示以前由于不懂技術,工作非常辛苦,收入也不高;而現在穩定的收入讓她感覺參加培訓真是值了。

從一年前聲勢浩大的民工“返鄉潮”開始,河南的一些勞務輸出地政府就已啟動了對農民工的培訓項目。2010年春節前后,河南省利用春節期間農民工大量返鄉的有利時機,在全省開展“百日培訓行動”,組織各級各類技工院校和定點培訓機構深入到鄉村,開展培訓對接活動。截至目前,已培訓農村勞動力13萬人,幫助近300萬農民工順利返崗就業。

呂志華表示,今后3年內河南還將建立多所技工培訓學校,重點針對農村勞動者開展系統技能培訓,提高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本領和勞務輸出的市場競爭能力。

(程曦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