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林:中國將先於世界其他國家採取退出策略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林證券認為,中國將先于世界其他國家采取退出策略,《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暗示政策立場將顯著改變,但政策目標沒有變化。
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中國經濟學家陸挺博士1月19日發布報告指出,中國再次領先世界,但領先的是退出策略的時間。1月19日中國國務院討論了總理溫家寶的《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該意見稿將在3月初的全國人大代表會議上提請審議。意見稿中,溫家寶總理摒棄了“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的措辭,這是自08年第四季度以來一直使用的政策,并且最近還曾經在09年12月的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強調過。美林認為,目前的意見稿標志著中國政策立場的顯著轉變和官方結束自08年第四季度以來實行的政府政策緊急模式。未來政策方向變化的時間也與美林證券此前預測的中國退出戰略路線圖一致。
盡管財政和貨幣政策立場改變,但該意見稿與09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備忘錄的政策目標一致,將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在財政和貨幣政策方面,該意見稿表示將改善財政政策的使用來擴大國內需求,并且將保持貨幣和信貸供給“合理充足”。
美林認為,不會出現急劇的U型轉變,政策立場的改變并不意味著中國政府將很快展開降溫經濟的全面戰爭。相反,更有趣的是溫家寶總理強調每月數據分析將把基數效應波動計入考量。更特別的是,由于08年第四季度實體經濟活力和價格急劇下跌,主要增長和通脹指數將顯示高企,這可能使人們誤認為中國經濟已經過熱。例如,09年第四季度和2010年第一季度GDP增長年率可能升至11.0%(美林預期這兩個季度增幅都為11.2%),而未來幾個月CPI通脹將快速上升至3%至4%增幅。美林的觀點也認為,盡管中國經濟已經強勁回復,但年率數據的誤導將導致退出策略過早出現。
美林認為,極度寬松的政策結束,但中國政府將以特殊的方法實施經濟刺激措施。退出策略將首先集中在定量寬松措施上,如貸款配額和存款要求來穩定資產和消費者商品價格。中國政府將因此使用行政措施來取消一些項目,既起到了降溫經濟的作用,又能減少過剩產能。當2010年中期房地產泡沫威脅和CPI通脹威脅消退的時候(受比較基數較高的幫助),并且當全球經濟狀況更好的時候,中國可能將在2010年下半年開始允許人民幣升值和提高基準利率。
(宦翔 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