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揚州中小企業迅猛發展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1-19 14:42


改革開放以來,揚州中小企業迅猛發展,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不斷提升,逐漸成為擴大就業、自主創新的主要渠道,中小企業數占全部企業的99%以上,今后該市將繼續大力發展中小企業。

江蘇省統計局網站1月19日消息,改革開放以來,揚州市中小企業得到了迅猛發展,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和縣域經濟的主體力量。中小企業快速健康發展,有利于推動經濟增長,有利于優化經濟結構,有利于促進市場繁榮,有利于緩解就業壓力,有利于增加財政收入,有利于保持社會穩定,是“全面達小康,建設新揚州”的重要支撐和保障。


一、中小企業的界定

中小企業的定義及標準是由各國對中小企業不同發展情況而決定的,是一個相對概念,不但各國對中小企業的定義不同,就是在同一國家內部,不同行業、地區及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對中小企業所下的定義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說,中小企業是一個規模的概念,它是指相對于大企業,資產規模、人員規模與經營規模都比較小的經濟單位。

我國目前對中小企業的劃分標準為2003年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統計局研究制訂的《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國家統計部門據此制訂大中小型企業的統計分類。該標準是根據企業職工人數、銷售額、資產總額等指標,結合行業特點制定的。

按照我國現行的中小企業劃分標準,揚州的絕大部分企業都是中小企業。按照國際上通行的中小企業劃分標準,相當一部分個體工商戶也屬于中小企業的范圍。就所有制形式來看,隨著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和市場主體的多元化,個人成為重要的投資主體,以混合所有為特點的公司成為主要的企業形式,現有的大部分中小企業都屬于非公有制企業。

二、中小企業發展總體情況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五大以來,我國的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強。“十五”時期,國家明確了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方針政策,放寬了市場準入,加大了政策支持,完善了社會服務,改進了監督管理。地方各級政府也出臺了一些具體措施和配套辦法,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在市場機制和政府支持的共同作用下,全國中小企業數量迅速增加,素質不斷提高,活力明顯增強,發展上了一個新臺階。

目前揚州有近4萬家中小企業,占揚州企業總數的99%以上,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80%以上,經濟總量占揚州工業總產值的70%以上。中小企業在全市經濟大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已成為促進市場經濟在揚州不斷完善和全面建設小康揚州、和諧揚州的重要力量。

1、中小企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不斷提升。2001—2005年,國民經濟年均增長9.5%,而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8%。從全國來看,中小企業實現的營業收入相當于各類企業營業收入的60%左右,規模以上中小型工業企業上繳稅收占全部工業企業稅收總額的50%左右。據有關部門統計,在揚州近40,000家中小企業中,規模以上企業達2,300多家,億元以上企業280家。目前全市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中,民營企業占多數,成為中小企業的主體,增強了中小企業的整體活力。

2、中小企業成為擴大就業的主渠道。中小企業多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就業方式靈活,為緩解就業壓力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城鎮75%以上的就業崗位是由中小企業提供的,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大多在中小企業實現了再就業,大部分進城農民也在中小企業務工。中小企業開始成為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渠道。截至10月底,揚州期末就業總量124.53萬人,其中中小企業就業104萬人,占就業總量的87.5%。1-9月,揚州中小企業提供就業崗位13.34萬人,占用人單位提供崗位總量的99.7%。由于中小企業是社會就業的主要場所,是地方財政的主要來源,穩定了中小企業就是穩定了社會就業,穩定了地方財政基礎,從而全社會的穩定就有了物質保障。

3、中小企業是工業企業自主創新和科技進步的生力軍。近年來,科技型中小企業悄然興起并迅速發展,成為技術進步中最活躍的創新主體,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倡導自主研發,生產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目前,我國有60%以上的發明專利、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是由中小企業完成的。無論是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高新技術領域,還是在信息咨詢、創意設計、現代物流等新興服務業里,中小企業的創新都十分活躍。一批中小企業依靠技術創新已迅速成長為大企業。今年揚州中小企業技改項目達2,700多項,技改資金總投入近400億元,同比增長46%;開發新產品1,000個,新產品銷售1,000億元;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0家,高新技術產業占規模以上企業的比重,由上年的14%提高至20%。

4、中小企業集聚發展趨勢明顯。在大企業強有力的支撐和帶動作用下,揚州中小企業進入產業集聚區域,形成了邗江金屬板材加工設備產業集群、揚州杭集牙刷產業集群、揚州光伏產業集群、江都汽車配件產業集群和揚州玩具產業集群等一系列產業集群。鄉鎮工業集中區的集聚效應明顯增強,直接拉動了規模以上中小企業迅速成長。預計今年揚州37個市級示范鄉鎮工業集中區可實現產值842億元、增加值175億元、利稅52億元、利潤26億元,同比增長均在40%以上。

三、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揚州市中小企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但受到資金、技術、人才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中小企業自身特點決定的“低、小、散”問題仍比較突出,制約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產業分布相對比較狹窄,主要集中在準入門檻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傳統產業,產品的競爭力主要依靠低成本低價格來維持,既缺乏具有較強帶動能力的大企業、大集團,也缺少具有知名度高、影響力大,上規模的龍頭企業、知名品牌和拳頭產品。在個別行業和產業還存在低水平、不合理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的現象。目前,中小企業發展中資源型、初加工型的產業仍然占主導地位,部分項目建設起點低、技術含量不高、產品受市場波動因素的影響較大。

2、融資難的問題依然突出。主要體現在融資方式比較單一,缺乏直接的市場融資渠道,中小企業很少能夠采用發行債券的融資方式募集資金,能夠發行股票上市融資的企業也為數不多。據統計,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總量中主要依靠商業銀行貸款和民間借貸的融資方式占到了50%以上。而且由于中小企業規模偏小,發展前景不明朗,本身的資信水平不高,加之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息不對稱,提高了金融機構在向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時的交易成本與風險。商業銀行因為這類貸款數額小、筆數多、風險大和成本高的考慮,不愿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另外,現行的金融政策,貸款難,手續繁,歸還期短,貸款品種和金融服務的不適應,致使中小企業貸款難愈加彰顯,對揚州市中小企業加快發展極為不利,特別是對正在成長中的信用等級不高的企業影響較大。今年全市中小企業融資景氣指數分別為77.01、79.78、78.78和89.77,均處于不景氣區間;而同期大企業融資景氣指數分別為107.49、106.84、117.41和121,融資狀況較中小企業有明顯優勢。

3、企業自主發展創新能力不強,缺乏現代管理知識和經營理念。許多企業自主創新意識不強,沒有科學合理的發展戰略和相應的發展規劃,在資本投資傾向上更愿意投向的資金回報率高、周期短的行業,持續發展的內源動力不足;自主創新投入不足,受制于企業的經濟實力和技術創新能力,自主創新的主要內容集中于一般產品技術及工藝技術,產品開發能力不強,作為產業、行業主流技術的研發創新則嚴重不足;管理理念落后,人才短缺,經營盲目性大,導致企業發展起伏較大,嚴重制約了企業的創新和提高。

4、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一是市場準入還存在諸多限制。對中小企業的市場準入問題,明文規定的政策限制已越來越小,國家進一步消除了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放寬了投資領域,允許非公有制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止的基礎設施、公共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推進和完善了壟斷行業改革。但受傳統習慣和思維定式的影響,許多制度層面已取消的限制,在具體實施中仍有不少障礙。許多行業市場準入仍然禁區多、門檻高。二是政策待遇不公平。很多優惠政策只針對國有企業,非公有制企業在稅收、土地征用、人才引進、信息獲取等方面仍存在不公平待遇。三是相關法律體系不完善。雖然我國政府在完善中小企業法律環境方面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但仍然還不是很完善,缺乏系統性的法律體系。這使得中小企業的許多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進程。

四、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極具活力,已成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參與國際經貿合作和吸納勞動力就業的重要力量。同時也應該看到,在中小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融資難、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完善等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近年來,特別是2008年下半年以來,各級政府采取多項切實有效地措施,加強政策支持,構建融資平臺,創新服務體系,優化發展環境,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但從整體來看,相對于大型企業而言,中小企業整體處于弱勢地位的特征還未得到根本的改觀,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與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仍有待進一步完善與提高。

1、以自主創新為核心,提升中小企業技術水平。構建創新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進一步完善鼓勵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政策環境,大力提升中小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使企業真正成為研發投入、技術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鼓勵大型企業加強與中小企業協作配套。支持中小企業在科技研發、工業設計等生產服務業和軟件開發、網絡動漫等新興產業發展。

2、加大財政資金的扶持力度,發揮專項資金引導示范作用。增加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額度,建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發展基金,用政策支持中小企業成長壯大。重點支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結構調整、擴大就業。同時,清理和禁止不合理收費,減輕中小企業社會負擔。

3、構建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積極幫助企業緩解融資困難。加強服務體系建設,提高為中小企業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加大銀企合作力度,向金融機構推薦信譽良好、產品適銷對路、發展前景好的企業和項目,努力緩解企業流動資金緊缺矛盾。加大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力度,規范和加快擔保機構發展。鼓勵和支持擔保機構拓展擔保領域,提高放大倍數,提升擔保質量。推動小額貸款公司的建立和發展,引導其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支持。健全和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的激勵和風險補償辦法,發揮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的引導作用,擴大風險補償的貸款業務范圍。

4、促進中小企業產業集聚發展,提高中小企業區域競爭力。借鑒國內外產業集群發展的成功經驗,依托地方產業特色,以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為抓手,推動全中小企業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層次,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形成了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支撐的發展格局,促使功能完善的各類產業集聚區成為中小企業集中發展的良好載體。

(徐艷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