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盤中美元兌人民幣再度低開低走
鉅亨網新聞中心
18日亞洲時段,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人民幣兌美元18日中間價為6.7895元,按照匯改時8.11的匯率計算,匯改以來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已達到16.28%。
近期中國連續買入日本國債,同時配合此前對于美國國債的不斷削減,釋放出國家外匯儲備開始多元化的信號。根據美國財政部最新發布的TIC(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6月份我國減持美國國債240億美元,減持規模位列2010年第二,這樣算來,截至6月底,我國共計持有美國國債8437億美元,盡管仍為美國第一大債主。
自09年10月開始,中國一直處于減持美國國債的通道中,減持額度分別為2009年11月間的93億美元、12月間的342億美元、2010年1月間的58億美元和2月間的115億美元。雖然自2010年3月起,中國開始增持美國國債,3月和4月分別增持177億和50億美元,但隨后在5月,中國又再度進行了2010年規模最大的一次減持,規模達到325億美元。
截至2010年6月末,中國的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24,543億美元,如此龐大的外匯儲備給國家外儲投資出了很大難題,截至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投資仍以美國國債為主。但需要注意的是,從2010年6月份開始,美元指數開始持續下跌,盡管目前美元指數有反彈的趨勢,但是美元走軟的風險仍在加大。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外儲有可能將手中的美元資產更多的分散至日元、歐元等其他幣種的資產,而事實證明,中國的外儲也在進行這樣的嘗試。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近期連續買入日本大量國債,釋放出國家外匯儲備開始多元化的信號。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17日表示,盡管7月進口疲軟導致高達287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但仍有跡象顯示中國的貿易順差將逐步縮小。目前中國政府的首要目標是促進內需以提振經濟。姚堅指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仍然是全球主要的生產基地,因此從原材料出口國以及生產設備出口地區的進口將會繼續增長。此外,中國多項政策措施(如環境保護,新能源計劃,提高家庭收入等)均會維持目前進口需求水平。
另外,據證券時報18日的報道,離岸人民幣回流內地投資,首站確定為國內銀行間債市,標志著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實現開放的實質一步。因投資額度受限,短期內國內債市將受惠有限。但此舉意義更在于,人民幣得以實現資本項目下的境內外雙向流通,將進一步提升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規模,同時吸引更多發行人赴港發債,并促進兩個人民幣債券市場的利率曲線貼近,由此進入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的良性循環階段。
去年以來,央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明顯加快,隨著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范圍的擴大,人民幣回流內地投資的需求被提上日程。由于市場對人民幣升值普遍存在預期,而中國國內也處于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的關鍵時期,平穩漸進地開放人民幣回流內地的渠道無疑更加適宜。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0年8月18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兌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兌人民幣6.7895元,1歐元兌人民幣8.7330元,100日圓兌人民幣7.9419元,1港元兌人民幣0.87367元,1英鎊兌人民幣10.5645元。
(花雨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