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馬來西亞央行收購人民幣公債 人民幣國際地位可望上升

鉅亨網編譯許家華 綜合外電


馬來西亞央行已購買人民幣公債作為外匯存底,這是中國大陸欲讓人民幣國際化使用的目標之一大進展。

馬來西亞央行此舉也將是其他亞洲國家進一步多樣化使用中國政府證券的先鋒。Crédit Agricole (法國農業信貸) 駐香港分析師 Dariusz Kowalczyk表示:「這讓人民幣的可信度提升至一個全新的水準。」


「這將會引起骨牌效應,從中國在亞洲的貿易夥伴開始,接著逐步擴散至全球。」

馬來西亞央行不願對此舉發表意見,僅表示從來不曾討論過外匯存底的組成方式。馬來西亞外匯存底至8月底達 3110 億馬元 (現值1000億美元),按當時匯率相當於 950 億美元。

然而,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表示,這最近已經發生了,而且其他亞洲國家的央行也已經跟進,只是目前哪些央行已經購買人民幣債券作為外匯存底並沒有明確名單。

中國 8 月份向外國央行開放國內銀行同業市場,使外國央行得以透過一系列總額達 8000億人民幣(1200億美元)的雙邊換匯,取得人民幣

自 2008年以來,中國大陸已與阿根廷、白俄羅斯、香港、冰島、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南韓等國簽訂此協議,但目前沒有詳細資料顯示已啟用多少換匯額度。

諸如匯豐和花旗等商業銀行,已透過跨邊境貿易結算,累積人民幣,但這些商業銀行上個月也獲通知,將可投資中國銀行同業市場,只是目前尚未有任一間銀行獲得正式核准。

中國允許部分央行投資國內債市的決議,是北京當局努力提高人民幣國際使用程度的一部分計畫,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抬升,將對美元地位造成威脅,只是許多經濟學家仍認為,由於中國金融市場的控管相當嚴密,人民幣要成為主要儲備貨幣還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短時間內,就連美國也會樂見這個消息,因為倘若其他國家開始收購中國債券作為儲備資產,人民幣可能就會面臨升值壓力。確實一如部份人所預測的那樣,美國有可能藉由購買中國資產,作為對北京收購美國公債的報復手段。

一位與中國和其他亞洲央行關係親近的國際機構資深官員,他表示馬來西亞收購中國公債是個「突破性」的舉動,但他也補充:「這仍是小嬰兒的一步,中國不是為了打亂國際貨幣系統,而是逐步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