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ITIS:台灣機械業持續復甦 第2季產值年增近60%

鉅亨網新聞中心 (ITIS)


工研院IEK ITIS計畫 劉信宏、孔維新產業分析師

一、第二季產業概況


(一)產值概況

2010年第二季,台灣整體機械產值為新台幣1,458.9億元,較2009年同期成長59.3%,顯示機械業已從全球金融海嘯的影響中穩定且持續的復甦。目前國內機械業者普遍受惠於景氣回暖後,下游產業為了填補2009年停滯的產能而補追訂單,因此機械業者在上半年到第三季有比較顯著的訂單及出貨的成長,但是第四季以後的訂單則尚未明朗,市場上對於歐美地區景氣復甦依舊採取相對保守的態度,無法帶動全球全面性的需求成長,目前僅有亞洲地區及部分新興國家的需求比較顯著回溫,但整體而言,機械產業在2010普遍認為仍將會有明顯復甦,預期在亞洲國家的景氣帶動下,2010年機械工業有機會挑戰50%以上的成長率,而歐美景氣復甦的腳步將會是追加成長力道重要關鍵。金屬切削工具機產業第二季產值為新台幣189.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了96.8%; 2010年金屬切削工具機全年產值估計為新台幣749.1億元,年成長率為70.6%。

軸承與電子及半導體生產用機械設備,亦呈現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的趨勢,估計軸承第二季產值為新台幣23.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77.9%。電子及半導體生產用機械設備估計第二季產值為新台幣166.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130.6%。

在各機械行業中,2010年第二季與去年同期相較下,產值成長較多的前三大行業依序為電子及半導體生產用機械設備、金屬切削工具機以及軸承等三個行業。

(二)進出口概況

在進口的部份,估計2010年上半年機械產業進口金額達新台幣2,565.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33.9%。進口金額前三大的項目分別為:事務、通用以及產業機械,排名第一的事務機械設備估計上半年進口值為新台幣716.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2.2%;排名第二的其他通用機械設備,估計上半年進口值新台幣709.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4.1%;排名第三的產業機械設備,估計上半年進口值為新台幣524.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2.9%。

從2009年第四季開始,全球景氣衰退影響已逐漸緩和,我國機械的內需市場呈現需求逐漸回溫之情形已反應在2010上半年進口數據中,進口金額成長最高的行業依序為起重搬運、原動以及產業機械。

在出口部份,2010年上半年我國機械產業出口金額達新台幣3,72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1.0%,預估2010年全年出口金額預估為新台幣7,425.7億元,年成長26.6%。在各機械行業類別中,出口金額前三大行業依序為:事務機械排名第一,估計第上半年出口值為新台幣1606.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0.3%。其他通用設備排名第二,估計第上半年出口值為新台幣803.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1.2%。金屬加工機械排名第三,估計第上半年出口值為新台幣595.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6.6%。

(三)廠商動態

1. 台資友佳 上半年淨利倍增

台商友嘉集團在大陸投資生產CNC工具機的友佳國際,2010年上半年營收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71.25%,達到人民幣5.81億元(約新台幣27.22億元),主要仍是CNC工具機銷售成長。 友佳上半年的毛利率26.4%也比去年同期的25.4% 小幅增加;淨利潤則大幅成長110.38%。 受到大陸持續擴大公共投資帶動,對工具機的需求有增無減。大陸是全球第一大工具機需求國,友佳表示,將繼續擴充產能及提升生產效率,以鞏固在大陸的市佔率,也會持續尋求開拓合適的投資合作與併購機會。

[NT:PAGE=$]

2.上銀科技業績創新高 營收年增1.2倍

上銀科技7月營收新台幣6.88億元,年增率125.7%,再創單月新高;累計前七月營收新台幣40.06億元,增幅157.6%,穩坐機械類股的獲利王。上銀最近積極協助大陸將捷運車輛的車門,由傳統皮帶傳動改為滾珠螺桿傳動;另外,搭載上銀旗下Mega-F驅動器的工業機器人,預計第三季陸續出貨,都為上銀的營收帶來新動能。
 
二、個別產業分析

1.個別產業工具機

全球主要工具機生產國家紛紛公佈上半年產業表現,日本工作機械工業會 (JMTBA)公佈統計數據指出,2010年7月份日本工具機整體訂單金額較前年同月成長144.8%至840.89億日圓,已是連續第8個月呈現成長。德國機床設備製造商協會(VDMA)預測,2010年德國工具機出口將比2009年成長3%,而此前該協會預測2010年工具機出口將處於停滯狀態。根據德國統計局的官方資料,2010年4月和5月德國工具機產量已經出現近15個月以來的首次正成長。

VDMA指出,儘管2010年前5個月,德國工具機總產量比2009年低,但工具機訂單量卻比2009年成長超過25%,其中,海外市場需求增長態勢尤為強勁。韓國工具機製造商協會(KOMMA)統計資料顯示,2010年上半年,韓國工具機生產總值12,729.27億韓元,比2009年成長了55.14%,出口工具機7.2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成長21.89%。金融危機之後,韓國政府通過擴大預算支援,開發新車型並減少稅收等措施促使韓國本土的汽車市場逐漸恢復,同時也帶動了工具機行業的復甦,目前行業訂單基本恢復到危機前的水準,在韓國汽車行業、半導體行業和顯示器行業等製造業需求的刺激下,2010年韓國本土工具機市場有望恢復到2007年的水準。

亞洲地區景氣復甦穩定,明顯成為工具機出口主要成長動力的區域,國內工具機業者對中國大陸與印度的出口,都比去年成長1倍,對印尼、馬來西亞與巴西的出口表現也有明顯起色,美國市場,因即將舉行芝加哥工具機展,預估到第4季後才有明顯的訂單出現,而歐洲地區的訂單在7月後有加溫跡象,估計也要到第4季後才會進入出貨的高峰,因此,我國全年工具機出口可望回復到2008年的80%的水準。

2. 電子與半導體生產設備

中科園區七星基地和二林園區因環評審查程序爭議被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停止開發,衝擊到我國面板的新產線投產進度,國內設備業者雖持續組裝供貨,短期內尚未受到明顯的衝擊,長期而言除非全面暫停開發之後才會產生影響。

半導體及面板廠今年擴建新廠動作積極,預估第3季將進入訂單入帳高峰,如台積電12吋廠、友達及奇美電8.5代廠等廠務訂單陸續發包後,國內主要設備供應商已掌握大部份訂單。
台積電大舉擴張太陽能勢力,積極洽詢本土設備廠為其設計開發硒化銅銦鎵(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機台,不僅南科廠區將導入茂迪生產的太陽能系統發電,規劃在中科興建硒化銅銦鎵(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據點,也可望在今年暑假動工。鴻海集團及奇美電也積極評估投入時機。根據評估指出,鴻海打算切入晶矽太陽能電池領域;奇美電則以TFT LCD的專長,選擇薄膜太陽能市場,但是非晶矽、或CIGS技術,兩者尚未定案。台積電在太陽能電池領域的自製產能,將會以薄膜製程為主,由於業界尚無CIGS標準化設備,台積電計畫與台灣設備廠共同開發相關機台,均豪有機會率先拿下台積電太陽能濺鍍機台大單,能供應雷射畫線機的盟立及其他設備廠,也與台積電接觸。

三、第二季重大事件分析

1.中國大陸工具機產值躍居世界第一

中國大陸工具機工業去年在世界金融危機下,是全球唯一力保成長的國家,產值躍居世界第一,統計資料顯示,2009年中國大陸工具機工業總產值4,014億元人民幣,比2008年成長16.1%,銷售收入成長12.2%。在金融危機對全球工具機業造成嚴重衝擊之下,中國大陸是世界上工具機工具產值和銷售收入唯一保持成長態勢的國家。

雖然中國大陸工具機產值躍居世界第一位,但仍然是世界第一工具機進口大國,中國大陸經濟建設所需的高檔數控工具機主要依賴進口;中國大陸主要是發展中高檔數控工具機所需的數控系統和功能零組件,中國大陸大量出口“兩高一資(高污染、高耗能、資源性)”產品。

[NT:PAGE=$]

影響分析

中國大陸進日啟動『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製造裝備 』重大科技專項,「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製造裝備」是中國大陸《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確定的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 ,總投資達221億元人民幣 ,其中中央財政直接投資100 億元人民幣,預估帶動60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科技研發投資。按其目標規劃,到2020年中國大陸將具有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製造裝備主要產品的自主開發能力,對於航空航太、船舶、汽車、發電設備製造所需要的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製造裝備有80%左右自主供應能力。另外,中國大陸國家裝備製造業調整振興規劃提出,要依託重點工程,抓住鋼鐵、汽車、石化、船舶、輕工、紡織、有色金屬、電子資訊、國防軍工等產業的重點項目,實現裝備自主化,提升配套產品水準以加快結構調整,顯見中國大陸對於工具機工業發展的緊迫性日議提高。

中國大陸高檔數控工具機科技研發專項以協助重工、重電、工程水利與國防軍工的需求為主,台灣工具機的優勢在於輕工、電子家電及一般機械元件,我國應持續在市場競爭中強化產品區隔的利基。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結構將逐漸由資本投資與對外貿易的動力轉向內需與消費的動力,其中內需包括資本投資、經濟建設與民間消費,而其民間消費將由民間經濟體系加以支撐,我國工具機產業在這方面推動兩岸交流的進入障礙較低。

四、未來展望:

1.由於中國大陸持續擴大公共投資以及全球電子與半導體業預估全年營收亮眼的情況下,在2010年Q2有訂單明顯增加的跡象,最主要受益者為工具機產業和電子及半導體生產用機械設備(製程設備),未來在中國大陸資本支出持續擴張的帶動之下,加上中國大陸工資上升導致中國製造業對於自動化的需求日益殷切,對於我國機械業的未來發展實為一大利多。

2.下季展望

在尚無其他景氣趨緩指標的影響下,機械產業Q3可望維持Q2的景氣熱潮,機械產業產值達新台幣1,455.5億元,較去年同季成長41.5%(見表一)。

3.全年展望

2008年底~2009年的金融風暴對向來以出口為主的機械產業而言有結構性變化,加上中國大陸對於機械設備的需求大增、電子與半導體產業預期營收亮眼等利多條件下,2010年機械產業應能持續成長,產值有機會回復至金融風暴前的水準。2010年全年產值預估為新台幣5,738.5億元,年成長率42.1%。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