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期貨:連棕油短期可能繼續回調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受外盤弱勢及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影響,截至1月15日當周大連棕櫚油期貨沖高下落。中州期貨分析師預計,MPOB和兩大調查機構的偏空數據可能繼續壓制國際棕櫚油價格。
上周(截至1月15日當周)棕櫚油在上周一(1月11日)超跌反彈之后,整周震蕩下行。上周一商品市場整體超跌反彈,棕櫚油多頭資金入場跡象也比較明顯,可見資金仍有重拾漲勢之意;但上周二(1月12日)隔夜外盤走跌,中國油脂跟盤下挫,資金再次撤出市場,標志著多頭反撲的失敗;上周三(1月13日)因央行意外調高準備金率導致商品市場大幅下跌;上周四(1月14日)低開震蕩,盤中多頭再次反撲,但終以失敗告終;上周五(1月15日)期價沖高回落,再次以多頭上沖失敗告終。可見如今整體市場多頭失勢,空軍當道,后市短期可能繼續偏空。
在2009年年報中,筆者總結了2009年棕櫚油整體走勢,并且對2010年前期棕櫚油整體基本面有了一個定調。筆者認為棕櫚油在2010年前期可能保持生產放緩,因印度和中國需求旺盛,可能保持出口保持較高水平。并且因全世界經濟回暖,市場資金供應依然可以維持一定流動性,加之厄爾尼諾現象可能對棕櫚油生產造成不利影響,所以棕櫚油基本面偏多。而如今2010年已經過去半個月,情況是否有所變化,下面筆者將就此分析一下。
上周發生的最大的事情無疑是,中國人民銀行1月12日公布,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0年1月18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為增強支農資金實力,支持春耕備耕,農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機構暫不上調。
此消息一出,歐美金融市場紛紛下跌,而中國金融市場早盤開市即紛紛大幅下挫,因為此意外消息表明了央行對遏制通脹和過熱的態度。并且資金流出市場也必然導致商品價格有所反應。通過分析,筆者認為,貨幣供應量偏緊僅僅是一個預期,而不能是結論。因為中國2010年的貨幣政策剛剛定調保持適度寬松,著重微調。而這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應該就是微調的一部分。貨幣市場微調早在筆者意可能之中,所以中期看來,市場中的貨幣流動性可能縮減,但依然可保持適度寬松,不會導致偏緊的格局。
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最新數據顯示,該國2009年共出口了1,590萬噸棕櫚油。比2008年的出口量1,540萬噸增長了3%。德國行業期刊《油世界》表示,印尼2008/09年度棕櫚油出口量為1,610萬噸,比2007/08年度的1,410萬噸增長了14%。棕櫚油兩大主產國出口增長,表明了棕櫚油需求的良好發展勢頭在繼續。可以在長時間范圍內,對國際棕櫚油價格形成偏多影響。
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上周一表示,該國12月棕櫚油庫存環比上升15.7%,至2,238,717噸,11月修正后為1,934,613噸。12月棕櫚油產出較11月減少4.73%。12月棕櫚油庫存超過此前的市場預期。之前市場預期馬來西亞12月棕櫚油庫存將持平于193萬噸。庫存升幅明顯高于產量降幅,結合馬來西亞船運調查機構ITS 12月31日表示,該國12月份棕櫚油出口量環比下跌15%,至1,206,130噸,總體表棕櫚油出口不振,國際需求放緩。
馬來西亞船運調查機構ITS上周一表示,預計該國1月1至10日棕櫚油出口量在351,818噸,環比下降15%,相比之下,12月同期棕櫚油出口量為412,166噸;另一調查機構SGS同日稍晚公布報告預計該國1月1至10日棕櫚油出口量環比下滑13.3%,至346,462噸。
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和兩大調查機構同時預期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大幅下降,庫存高企,可能將對棕櫚油國際價格形成壓力。
馬來西亞船運調查機構ITS上周五(1月15日)公布數據顯示,該國1月1至15日期間棕櫚油出口量環比增加9.8%,至669,758噸,相比之下,12月同期的棕櫚油出口量為609,874噸。另一船運調查機構SGS同日稍晚公布數據顯示,馬來西亞1月1至15日棕櫚油出口可能增加2.6%,至643,091噸,12月1至15日棕櫚油出口為626,934噸。
分析供需報告可知,中國與印度棕櫚油進口變化不大,此次增長主要因為巴基斯坦和美國進口大幅增加。本期出口巴基斯坦67,380噸,12月同期為28,000噸;本期出口美國50,774噸,12月同期為22,787噸。雖然此次報告出口增長明顯,但明顯并非中國與印度需求增長引起,以美國和巴基斯坦的需求量,是否能夠保持較長期旺盛讓人擔憂。此報告無疑是對國際棕櫚油價格的一個支撐,但并不能改變之前報告表明的印度和中國需求回落的情況,因此對行情的支撐作用可能有限。
德國行業機構《油世界》稱,盡管近幾周價格疲軟,但預計未來幾個月全球棕油價格將可能會保持高漲。在南美豆油和葵花籽油供應仍緊張及棕油產量前景不確定情況下,未來四至六個月棕油價格仍將受到支撐。馬來西亞棕櫚樹重播面積異常高將導致成熟棕櫚樹面積下降,而厄爾尼諾天氣也將影響亞洲國家棕油產量。
該期刊還表示,繼南美2009年初大豆減產后,全球豆油供應仍保持緊張。而在產量減少情況下葵花籽油壓榨量大幅增加可能會造成庫存減少。雖然12月棕油庫存量高于預期、1月1至10日出口疲軟及擔心中國采購量減少打壓價格。但長期看,棕油價格仍將保持強勁,這一趨勢將愈加明顯。
正如年報中分析,棕櫚油長期基本面是比較樂觀的,并且在較長的時間內因中印各種油籽減產,棕櫚油需求旺盛,加之經濟基礎、貨幣政策、天氣情況等等變數也是偏向多頭,所以棕櫚油長期看多的預期是不變的。
綜合看來,國際棕櫚油供需在長時間看來仍然處于偏多格局,但短期因為出口不暢,庫存高企,可能對棕櫚油價格形成一定壓力。
首先關注對商品市場影響最廣泛的美元指數。
美元指數,美元指數近期運行規律為09年12月初開始的反彈12月22日達到高點,然后開始回落,總體表現為順之前下行通道上平行線震蕩回落,前期09年12月24日至10年1月8日保持在77.4至78窄幅區間震蕩,1月11日跌下支撐位,表現為探底反彈,1月15日達到前期震蕩區間下沿承壓回落。
如今,美指表現為在支撐線上震蕩回落,在76.8和支撐線交匯處反彈,在前期震蕩區間77.4承壓。技術指標上,中短期均線向下發散,表明回調整理仍在繼續;MACD指標弱勢依舊,表明上行行情中的回調仍然沒有結束。后市具體如何走向,首先關注77.4壓力位能否被破,如果上破則目標為78或者09年12月22日高點,如果下破則打開下行空間,可能回落至76附近才有有效支撐。筆者更傾向于回調仍未結束,后市可能繼續下行的這種可能。其實近期美元指數對商品市場的反向影響已經非常弱了,商品市場和美元指數經常顯現同漲同跌,投資者需注意美元指數與商品市場反向相關狀態回歸之后,其對商品市場的影響才能被我們所參考,近期僅保持常規關注即可。
原油指數近期表現為多空分歧逐漸加劇,并且經過近幾日下跌,并且逐漸達到白熱化階段,短期均線已經拐頭向下,MACD指標形成頂背離,表明此處可能是一個頂部。但近期隨著原油期價逐漸下行,多空雙方分歧加劇,資金進場明顯,可見多空雙方都是比較有信心的。經過分析,空頭崩潰的心理臨界值可能為接近1月11日高點位置,如果期價在77.8支撐區間止跌反彈可能引發空頭止盈離場;如果跌破A線即可能引發一定數量的多頭止損止盈離場。而一旦期價跌破A線則可能向下試探長期上行趨勢線。短期期價可能繼續下行,關注A線期價方向性抉擇。
美豆03合約,無論均線組合還是MACD指標皆表現出如今正處于一個,明顯的下行趨勢中。后市短期可能繼續下行,首先關注960美分附近(前期上行高度0.618回撤)支撐力度。如果再次跌破則可能下看900美分。
美豆油03合約,技術上看短期均線下穿長期均線,MACD指標頂背離之后,雙線進入零軸之下的空頭市場中,表明趨勢很可能已經轉空。并且隨著期價的回落,持倉量穩步上升,與之配合。總體看來,美豆油正在下行趨勢中,具體何時止跌仍未可知。短期可能試探下方37美分關口,進而可能是36和34美分關口。
馬棕櫚指數,技術指標上,均線組合空頭排列,MACD指標頂背離之后又形成死叉。期價數次回落至2,500令吉/噸。近期就需關注2,500支撐效力了,如果支撐被下破則打開了下行空間。
棕櫚油P1009開始回落,均線指標空頭排列,MACD指標頂背離后死叉。最近期價正在試探6,800至6,700間支撐。如果期價在外盤或其他油脂影響下,跌破6,700關口則可能試探6,500至6,400支撐區間(6,500是前期高點,6,400是本輪上行的0.618回撤)。
技術分析綜合看來,原油、美豆、美豆油有繼續下行可能,而馬來西亞棕櫚油近期如跌破2,500令吉關口,也將打開下行空間。在其影響下,棕櫚油近期壓力較大,可能繼續向下調整。后市需關注6,700關口,跌破可能繼續下看到6,500附近。
基本面上近期因央行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加之馬來西亞庫存高企,出口回落,可能表現出短期下行壓力,但長期看來,偏多格局不改。技術上看,在外盤和其他油脂影響下,連棕櫚油可能繼續回調,投資者需要跟隨趨勢,關注下方6,700支撐,跌破繼續下看6,500關口附近。
(董雪峰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