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建議提高對通脹容忍度
鉅亨網新聞中心
機構預計9月CPI或將“更上層樓”,有多位學者建議,提高通脹的衡量指標CPI的預期,提高對通脹的“容忍度”,以此為推動資源價格改革創造寬松環境。
綜合媒體10月20日報道,21日,國家統計局將公布三季度的各項經濟運行數據。即將發布之際,有多位學者在不同場合建議,提高通脹的衡量指標CPI的預期,提高對通脹的“容忍度”。
在19日的“資源價格普漲后的宏觀經濟走向”研討會上,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說,“要容忍一個更高的通脹率。”他認為,對于中國而言,進口大宗商品將造成輸入型通脹,中國沒有辦法制止只能接受現實。另外,中國食品推動的結構型通脹,也是長期性的。因此,只要通脹沒有傷害到增長,就需要容忍。他說,如果中國潛在的經濟增長邊界是10%,可能通貨膨脹最高也能容忍小于或等于10%。
他表示,容忍通脹公眾可能要付出代價,但如果為防通脹而損傷增長無法創造財富問題更大。政府要通過轉移支付來補貼中低收入者。
21日,國家統計局將發布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繼8月CPI同比漲幅達3.5%,創22個月新高后,多方機構預計9月CPI或將“更上層樓”。在該數據發布之際,多位學者或機構表示要調高CPI預期。年初政府為2010年CPI制定的目標為全年增長3%。這也是衡量通脹的警戒線。
中國社會科學院在報告中建議,政府對價格控制的目標不宜定得太低,可考慮上調至4%左右,以此為推動資源價格改革創造寬松環境。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上周也指出,從中國近期來看,維持9%的經濟增長率,還把3%的通貨膨脹率作為一個警戒線,會給經濟帶來很多問題。所以通貨膨脹率應該提到4%到4.5%之間,4.5%的通貨膨脹率作為警戒線是可以的,是社會可以承受的。
事實上,自09年末以來,國務院和央行多次強調,2010年要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而一旦通脹調控目標提高,則意味茬f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間。
(王敏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