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詐欺案延燒 英、德有意展開調查
鉅亨網編譯吳國仲 綜合外電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控告高盛詐欺一案,引起歐洲政府高度重視,德國與英國均要求SEC提供相關細節,可能對此展開調查。
美國SEC上周五控告高盛,指其包裝、販售某一種與次級房貸連結的債務產品,有欺騙投資人之嫌。該消息導致美股大跌。
針對SEC指控,高盛也提出反駁,指遭指控詐欺是「於法無據」,並且將全力捍衛聲譽。
英國首相布朗周日說,他已要求國內金融監管單位,針對該案進行調查。面臨選舉壓力的布朗,不斷對金融業施壓,也是最積極鼓吹徵收全球銀行稅的領袖之一。
布朗接受《BBC》訪問時說,歐洲銀行業本身也因高盛販售的連結債而蒙受損失,遂已要求英國金融服務總署(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立即予以調查。
FSA屬於獨立單位,因此英國政府無權「命令」其展開調查。
與此同時,德國政府發言人Ulrich Wilhelm向媒體表示,監管單位將先瞭解事件原委,再決定是否著手調查。
德國IKB銀行在2007年一度瀕臨倒閉,還向政府央求至少100億歐元的紓困。德國政府合理懷疑,高盛事件與此有關。
SEC上周五說,高盛曾經接觸德國IKB銀行,藉此推銷連動債產品。高盛則強調,已向其「提供」廣泛資訊,並未隱匿不報。
除了IKB銀行,荷蘭銀行(ABN Amro)也是高盛案中的輸家,損失估計逾8億美元。荷蘭銀行後來被賣給英國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後者也是英國政府紓困的對象之一。有媒體指出,RBS正在考慮對高盛採取法律行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