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涪陵榨菜PE高達50倍 年復合增長率僅2%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登陸創業板失敗后,涪陵榨菜成功過會中小板,即將上市。這個年復合增長率僅2%的公司竟然以54倍的發行市盈率沖進資本市場,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10月9日,涪陵榨菜公布發行價,13.99元/股,對應市盈率高達53.81倍。在過去3年,涪陵榨菜營業收入分別是4.40億元、4.38億元、4.58億元,3年的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不足2%。也就是說,按照發行價和涪陵榨菜的成長性,公司未來幾年將維持在50倍左右的市盈率,若遇資金炒作,公司市盈率很可能到60、70倍。70年才能收回投資成本,買這樣一只榨菜股票,你愿意嗎?

涪陵榨菜名聲不小,招股說明書稱,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榨菜加工企業,但榨菜行業準入門檻低也是不爭的事實,涪陵榨菜的競爭對手山頭林立。根據涪陵榨菜行業協會統計,2007年榨菜生產加工企業近300家,僅重慶市就有164家,其中涪陵區就有102家。整體而言,2009年涪陵榨菜在全國的占有率為13.69%,作為行業龍頭的涪陵榨菜,絕對優勢并不明顯,更何況這個數據還是來自涪陵榨菜行業協會,“自家”提供的數據也難言權威性。

涪陵榨菜全國市場占有率第一,超市鋪貨率達到90%以上,市場高度飽和,利潤增長空間有限,不同地區人群口味不同,榨菜市場也有明顯區域性,涪陵榨菜主要的市場集中在華南。沒有足夠的數據來證明榨菜行業的成長性,即使在強烈的通脹預期之下,和白酒等農副產品相比,榨菜行業提價能力十分有限,抗通脹能力和成長空間可見一斑。


就是這樣一家低成長性的公司,今年年初竟然一度要沖擊創業板,不過,它并不受歡迎,按照《創業板保薦機構指引》,創業板歡迎“高科技、自主創新型”和受到國家政策扶持的企業,食品飲料行業成了需要保薦機構謹慎推薦的行業之一,作為“重慶高科技企業”的涪陵榨菜創業板申請被駁回。

僅半年,涪陵榨菜改頭換面,卷土重來,并一舉攻克中小板,作為備受關照的地方明星國企,其強大的運作實力,的確不容小覷。

造飛機的企業不一定偉大,做紐扣的企業也并非不優秀,不是說榨菜企業不能上市,但既然想得到資本市場的溢價,公司就需要給予投資者一個更好的未來,涪陵榨菜營業收入僅2%的增長率,又如何能給投資者回報?在銷售收入提高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僅靠提高管理水準,壓縮產品成本,公司利潤很難有可靠的持續增長,更何況招股說明書中也提道,作為原材料的青菜頭價格近幾年波動一直較大,顯示出公司對原材料成本控制能力有限。此次IPO募投項目基本都是生產能力再擴張,而非產品層次提升,榨菜本身很難加工成高附加值的產品,也成為涪陵榨菜利潤提升的瓶頸。在市場高度飽和的情況下,再大幅提高公司產能,又如何保證不會產能過剩。

當然,最為離譜的還是近54倍的發行市盈率,這讓中國其他的上市公司情何以堪?要知道,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增長33%、凈利潤增長超過60%的招商銀行,市盈率不過15倍,“巨無霸”中國石油上半年銷售收入同比上升65%,凈利潤增長29%,市盈率不到20倍,而一個總股本僅1.55億、年銷售額僅4個億元的企業、年復合增長率僅2%的公司IPO市盈率竟高達54倍,不能不說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新股發行制度第二輪改革已經啟動,而涪陵榨菜則是新制度下的首批上市公司,其離譜的發行價恐怕難以平息此前對于新股發行的種種爭議。本輪改革一大目的就是要完善詢價過程中報價和配售約束機制,促使詢價機構增加責任感,但從涪陵榨菜的IPO,我們看到,新股發行其他環節不變,僅僅定價市場化,仍不能改變此前類似“三高”等頑疾。

某券商一位保薦人對涪陵榨菜高價發行一樣驚詫,他對筆者感嘆:我們有時也不知道監管層喜歡什么樣的企業! 一語道破,IPO審核權牢牢被把控,新股發行還是領導說了算,又談何市場化?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