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消費者信心下降 僅1成港民料來年荷包會膨脹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根據香港民建聯最新「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顯示,受訪市民在展望未來 1 年個人財政狀況時,只有 10.5% 預期會「轉好」,認為會「轉差些」的則由 27% 增至 34.7% 。而預料未來 5 年會「持續不景」的受訪者繼續維持 42% 的水平,持正面看法者更由 20.5% 回落至 16.4% 。
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民建聯昨 (11) 日公布最新「消費者信心指數」結果。這次調查於 9 月 22-28 日進行,共訪問 629 名 18 歲或以上的市民,了解他們對香港消費信心的變化情況。結果顯示,「目前狀況指數」由上次調查結果的 69 跌至 65 ;「消費者預期指數」則由上次 85.6 降至 79 ;「綜合消費者情緒指數」也由上次錄得的 79 跌至 73.4。
同時,表示在過去一年個人財政狀況「轉好」的受訪者進一步增至 17.3% ,這是自 2008 年 9 月金融海嘯以來錄得的最高百分比。但同時,表示「轉差」的也由 45.6% 增加至 52.9% 。至於展望未來 1 年個人財政狀況,只有 10.5% 人預期會「轉好」,認為會「轉差」的增至 36.6% 。
民建聯建議,政府必須就監管整體資產市場情況、抑制通膨等,包括在有需要時,果斷採取宏觀的審慎措施。民建聯又要求當局每年興建 5000 個居屋單位,重推「出售公屋計劃」,增加「置安心」計劃的單位數目,並加快推出。
民建聯進一步建議深化 6 大優勢產業發展,包括設立由財政司司長領導的產業督導委員會,與業界、學界攜手,就發展 6 大產業的政策措施提出意見,同時強化 6 大產業研究,撥款在政府內設立專責經濟及產業政策的研究部門,制訂合適的政策措施,並加大誘因促進產業發展,包括成立貸款基金、設立專項資金、提供稅務優惠、技術支援等。
民建聯的其他建議尚包括推出最低工資配套措施,例如:提供短期失業紓緩措施、加強幼兒及兒童託管服務、促進就業與加強培訓等工作。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