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觸控IC大成長 NB/PC效益仍要再等等
鉅亨網記者蔡宗憲 台北
雖然Windows 7上市可望帶動市場對觸控的需求熱度,但相關IC設計業者仍對今年觸控相關的營收成長抱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多家IC設計業者都搶攻觸控IC市場,但業者直言,目前觸控最大的應用仍會以手持裝置或較大型的AIO PC為主,一般NB或小筆電受限產品實用度與消費者的使用習慣,短期該產品的量仍不會放大,出貨量發酵的時程可能還要再等等。
由於Windows 7最大的訴求之一就是觸控功能,因此自從去年上市以來,外界就相當看好未來觸控螢幕的滲透率,並帶動相關IC設計業者營收走揚,但有業者認為,目前市面應用產品中,最多數導入觸控功能的,仍以手持裝置與AIO PC為主,一般NB部分暫時還沒有太快導入的動作,因此觸控實際大量出貨的時程,恐怕還有待觀察。
目前業界較看好觸控應用的,仍多以手持裝置為主,包含手機、GPS、PDA、MID與一般MP3播放器(iPod),其中以市場規模來看,手機當屬第一;事實上,手持裝置搭載觸控功能早已行之多年,只是過去的技術多以單點觸控為主,直到蘋果(AAPL-US)推出iPhone以後,才正式將觸控功能帶入多點世代,也引爆市場一股觸控熱潮,加上Windows 7正式推出,宣告NB/PC未來都有機會進入觸控世代,進而引發外界對觸控IC晶片出貨量的預期。
不過,隨著相關IC設計廠陸續表態切入觸控產品的研發與設計後,卻也逐漸發現,市場消費者並無法在短期內就接受觸控功能產品,其應用性與產品的實際價值仍有一段落差;以一般商用NB為例,多數使用者仍以專業的文書處理或軟體應用為主,即使需要做到簡報,仍以投影片方式呈現,這類使用者幾乎沒有意願使用觸控功能,相對地,蘋果近期推出的平板電腦iPad,其功能定位兼具娛樂與上網或文書處理需求,因此具備觸控功能反而提高其產品的實際價值。
也就是說,觸控功能的產品短期內並非一體適用在所有現存於市場上的電子產品,終究仍需回歸各產品的實用性,再以市場火熱的AIO PC來看,其所具備的功能便不在單純的文書上網,而是主打家中的第二台電腦,具有娛樂與影音內容,彌補現有電視台內容不足之處,加上其螢幕尺寸夠大,觸控功能更能發揮最大的效用(娛樂)。
因此,觸控IC設計業者多半對今年觸控產品抱持謹慎樂觀的態度,雖然看好今年觸控產品的出貨動能,但對實際大量成長的時期,也就是外界原來預估的NB產品,反而持一個較謹慎的態度,而出貨量的爆發成長期,恐怕又會往後遞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