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巴塞爾III落地 監管改革剛起步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兩年前的9月,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保護,引發全球性金融動蕩。兩年后,各國金融監管部門和中央銀行醞釀進一步收緊大型金融機構“緊箍”,誓言從道德風險層面解決它們“大到不能倒”的難題。

經過幾個月的激烈爭執,旨在強化銀行業監管的《巴塞爾協議III》9月12日最終出爐。金融人士稱,這將為今年7月生效的美國金融監管改革法案“補缺”,成為后者細化監管新規的“藍本”。巴塞爾III的順利通過,也意味著金融監管開始起步。


銀行商業模式待調整

巴塞爾III最為重要的改變包括:將普通股構成的一級資本金比率最低要求從2%提升至4.5%;一級資本金(包括普通股和其他符合要求的金融工具)比率從4%提升至6%。這兩項要求均將在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分階段實現。

此外,委員會還推出了留存緩沖資金的概念,要求各銀行預留2.5%的緩沖資金以確保銀行在危機期間有足夠的資金自救,這就意味著將銀行所需持有的最低核心一級資本金比率總要求提升到了7%。這一規定將由2016年1月起適用,于2019年1月開始生效。

一旦銀行的資本留存緩沖比率達不到最低要求,監管機構將限制銀行拍賣、回購股份和分發紅利等。這一機制可以防止一些銀行在資本頭寸惡化時也大肆發放獎金、高紅利或維持高官巨額薪資等的情況。同時要求銀行自己預留自救資本,減少對政府的依賴,降低未來連鎖風險系數。這樣一方面會在外部給予銀行運作指導,另一方面,也會促使銀行考慮如何改善現行的商業和業務模式。

金融危機爆發前,銀行忽略客戶風險,一味擴大業務,無限制貸款。危機后,銀行不得不考慮,根據自身資金狀況,衡量所能承受的風險。或縮小風險業務,擴大傳統業務,或調整資本結構、分配等,或另辟蹊徑。這對激勵銀行繼續創新發展未嘗不是好事。

歐洲銀行備受打擊

在新規制定過程中,各國曾發生激烈爭執。部分國家希望將最低要求降至4%,有些國家則希望將這一要求提高至10%。其中,德國為首的部分歐洲國家認為,新規會對經濟復蘇和銀行業發展構成打擊。據德國銀行業預計,該國最大的10家銀行可能需要1,050億歐元的額外資本以滿足巴塞爾新規的最低資金標準。

歐洲部分大型銀行將受新規沖擊。德國最大的銀行德意志銀行12日宣布計劃進行近100億歐元的巨額增資,增資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為執行新規中的自有資本條例作準備。愛爾蘭聯合銀行也將出售其所持波蘭第三大銀行Bank Zachodni WBK的股份,融資29億歐元。另外,愛爾蘭銀行和奧地利第一儲蓄銀行也可能深陷資金問題。

[NT:PAGE=$]

英國兩大銀行--巴克萊及匯豐高層更迭,令銀行業高官進一步滲入政府,同時英國銀行界對政府推行的改革頗有微詞,可能導致該國金融業改革滯后于其他國家和地區。市場對此深表憂慮,導致歐洲金融股持續走跌,并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維持這一走勢。

看似趨嚴實則寬松

表面上看,巴塞爾新規對資本等要求更嚴格了。但從它分階段實施及最終推行的時間來看,較上一次改革仍寬松了不少。當時過渡期時間僅為3年,而此次給予了最長達9年的準備期。高盛在9月13日的分析報告中指出,根據其對該行覆蓋的歐洲主要銀行的研究,僅有4家不滿足2012年時一級資本金比率達到7%的要求。

德意志銀行在12日的歐洲銀行戰略報告中指出,大部分國際銀行的實際一級資本金目標將會在10%左右。大部分歐洲銀行將在2012年至2013年期間滿足協議要求,而少數可能會延遲到2015年,都遠遠早于2019年1月1日這一規定的落實日期。

當前這份協議仍需11月舉行的G20會議批準。根據這份新協議,所有成員國執行期將從2013年1月1日開始,而且必須在此日期之前將協議規則轉化為國家法律規范。這點有利于全球金融監管改革的推進。

不過,銀行業改革仍是一項大工程,因為金融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經濟危機仍未結束,各國對改革的執行力度和時間進程等各方面因素仍具較大的不確定性。另外,從改革歷史看,往往是亡羊補牢的行為,失去了監管的意義,如何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仍任重而道遠。

(都穎琪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巴塞爾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