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醫藥央企強強聯合 藥企進入抱團取暖時代

鉅亨網新聞中心


醫藥央企整合2010年正式進入高潮,央企的“強強聯合”給地方醫藥企業帶來巨大壓力,要么是主動“抱團取暖”,要么是主動“被整合”。

據中國證券報4月15日報道,隨著華潤入主北藥拉開帷幕,2010年醫藥央企整合正式進入高潮。種種跡象表明,央企的“強強聯合”給地方醫藥企業帶來了市場競爭格局洗牌的巨大壓力,生存之道,要么是主動“抱團取暖”,優勢互補,聯合做強,要么是主動“被整合”,背靠集團,做精主業。

伴隨著醫改的推進和基本藥物目錄的落實,為中標降價、爭進目錄……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使行業整合一觸即發。如今,國藥集團整合中生、上海醫藥吸收合并上實醫藥和中西藥業,華潤集團整合北藥集團,醫藥央企將強勢地盤基本瓜分完畢。可以預見,未來醫藥各個子行業的競爭都將更加激烈,剩下的地方國資醫藥業務的整合也將蠢蠢欲動。

如何在整合大潮中躍出龍門呢?目前的第二梯隊醫藥企業中,除了有明確預期的太極系、華立系、廣藥系、山東系整合外,華北制藥整體上市也指日可待。可見,主動出擊,仿效央企進行“抱團取暖”式整合,無疑是獲得資源優勢互補、完善產業鏈的明智之選。


不過,擁有這樣的整合機會和資源的企業并不多。一方面,需要當地政府強有力的介入和支持;另一方面,只有整合的企業實力都比較可觀,才具有多方整合的意愿和可行性。相對來說,地方醫藥企業龍頭獲得這種整合優勢的幾率大得多,而實力遜色的企業要么只能被動整合,要么根本不被考慮在整合范圍內。

如果僅是被整合對象,也不是沒有任何選擇。既然是被整合,可以歸于地方醫藥龍頭的麾下,也可以被已初步形成的央企三巨頭收編。

畢竟,對于這三家巨頭來說,日后的直接競爭不可避免,為了爭奪市場,必然會在已經做大的基礎上“再做大,再做強”,這意味著,后續外向式收購還將接二連三。如此,優質的醫藥業務或資產有望在這一輪三巨頭“掘金”的過程中“傍上大款”。

當然,“傍大款”并不適合每個公司,對于想要擁有一定股份或話語權的醫藥企業來說,與同類企業“抱團取暖”顯得更有“尊嚴”。

無論是哪一種參與方式,整合的發生都是必然。“抱團”與否,可能將全國5,000多家醫藥企業分成兩大陣營。

專家認為,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將促使醫藥集團內部分工協作和規模化生產得以普及,生產效率將得到提升。這也意味著,“抱團”企業的生產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屆時“落單”的醫藥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環境將更加嚴酷,很可能被擠出局,一直被詬病以“小、散、亂”的醫藥行業現狀將得以改觀。

而對于“抱團”而成的醫藥巨頭,則面臨著內外兼修的挑戰。對內,要通過良好的機制優化資源配置,揚長避短,完善產業鏈;對外則不僅要面對國內市場的爭奪,還要立足國內,與國際醫藥巨頭直接競爭,畢竟外資醫藥企業對國內醫藥市場的滲透遠非一日之功。

(王彥彥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