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周評:整體仍弱?一金兩農值得關注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內商品期貨本周(5月10日至5月14日)低位整理,房地產調控以及信貸縮緊預期繼續對市場施加影響,但黃金、棉花、玉米三個品種在整體弱勢下表現堅挺,黃金繼續受避險需求支撐走高,棉花和玉米受國內供求偏緊的支持。
國內商品期貨繼續維持弱勢,為緩解上述市場擔憂,歐盟各國財長與央行行長9日晚間宣布了一項總額7,500億歐元(約合9,706億美元)的新貸款援助機制,來防止希臘債務危機蔓延至歐洲其他相似國家,國際商品市場周初大幅反彈。國內商品市場沒有跟隨國際市場走勢,房地產調控以及信貸縮緊預期導致商品期貨價格保持在低位,美元上漲加重了商品負擔。分析師認為,商品市場波動加劇,但各品種走勢趨于分化。
國際金價突破歷史新高,因風險厭惡情緒再次席卷全球。盡管早些時候在歐盟公布規模近1萬億美元的救助計劃之后市場擔憂情緒一度消褪,但是在評級機構調降多個主權國家的債務評級預期刺激下,市場對于歐洲經濟前景的疑慮再度出現,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意識到近期宣布的前所未有的舉措可能并不足以應對歐元區的債務危機。在目前階段太多的不確定性促使投資者緊緊抓住黃金這項傳統的避險工具,令金價不斷走高。
棉花和玉米受到國內供給不足的支撐。國內棉花供不應求,紡織企業對棉花的需求旺盛,這令期棉維持強勢,尤其是近月合約表現搶眼,預計后市仍有上升空間。玉米受東北播種延遲的影響,價格保持堅挺,國內已經加大了進口,一方面會對價格有所抑制,另一方面也佐證了國內玉米缺口的現實,分析師預計價格維持高位的可能性大。
基本金屬反彈
本周(5月10日-5月14日),滬銅有所反彈。滬銅10日受美國4月份良好就業數據影響,呈現高開高走局勢,當日上漲3.92%。本周其余時間,銅價基本呈現震蕩狀態,因利好和利空因素交替出現,市場處于膠著狀態。中國4月份未鍛造銅及銅材進口量達到436,345噸,環比有所減少,主要因廢銅進口量回升。中國4月份精煉銅產量達到38萬噸,環比有所增加。智利Collahuasi銅礦因受轉包合同工人要求加薪影響,出現運作中斷,預計對全年銅產量影響不大。歐洲方面,10日歐盟成員國財政部長達成一項總額高達7,500億歐元的救助機制,為了防止希臘債務危機蔓延。
滬鋁本周有所上漲。滬鋁10日跟隨銅價上漲1.66%,而本周其余時間鋁價呈現窄幅波動狀態。中國4月份氧化鋁進口量達到15萬噸,環比減少70%,因鋁價下跌至成本線附近,導致一些鋁企冶煉熱情減退。中國4月份生產原鋁136.5萬噸,環比增長0.07%,而鋁材產量環比增長7.8%,表明鋁市供求關系有所改善。中國4月份汽車產量環比有所下滑,因3月份汽車產量基數較高。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近日下發通知,要求全面清理對高耗能企業的用電價格優惠,這將對鋁價形成支撐。
滬鋅本周有所反彈,但反彈力度較弱。本周鋅價跟隨銅價展開反彈行情,但受高庫存影響,鋅價反彈力度有限。4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8%,增速比3月份小幅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4月份粗鋼產量達5,540.3萬噸,同比增長27.0%,環比增長0.7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繼續增長,以及粗鋼產量繼續攀高,對鋅價形成支撐。中國4月份CPI增長達到2.8%,連續三個月超過一年定期銀行存款利率,導致市場對央行加息預期升高,這對鋅價形成負面影響,因鋅價更容易受中國股市影響。
農產品震蕩整理?品種間分化明顯?
本周(5月10日-5月14日),國內農產品整體回落,但品種間的分化較為明顯。其中棉花、玉米表現較為堅挺,豆類、油脂、白糖小幅回落。分析師認為,周邊商品下跌對農產品走勢構成拖累,不過受到糧食消費需求提升及政策面的利多支持,農產品回調的空間并不大,遠期來看,政策面利多及天氣不確定性仍可能提振農產品價格回升。
本周國內商品市場回調趨勢明顯,特別是受流動性收緊及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工業品跌勢顯著。而周邊商品的下滑也對農產品市場形成了打壓,導致農產品市場跟隨回調。從外部市場看,歐美股市出現反彈,但對歐洲債務問題的憂慮并沒有完全消除。同時歐元的持續下挫導致美元指數大幅飆升,商品市場繼續陰云籠罩,價格走勢尚不明朗。在此情況下,國內農產品市場呈現出震蕩格局,外部環境不穩及品種自身基本面受限,加重了市場調整格局。
消息面上,美國農業部公布了最新的5月份月度供需報告。報告數據除了對玉米市場表現利多之外,其他品種均呈現輕微利空影響。但由于此前市場對報告內容已經有所消化,因此在報告出臺后,相關品種表現均較為平穩。由于報告基本上維持了對全球作物供需格局轉松的預期,因此對農產品市場將造成長期的利空影響。
國內農產品走勢分化,棉花、玉米堅挺,豆類、白糖疲軟。棉花、玉米因農民惜售及減產的影響短期供應形勢趨緊,這推動上述品種價格走堅。而豆類表現較弱,庫存偏高及短期供應壓力較大給盤面帶來壓力。特別是國內油脂、大豆供應充足,商務部數據顯示,5月份大豆進口量可能達到500萬噸。這對短期市場形成壓力,不利于價格反彈。但國內農產品市場仍存在較強支撐。一方面國家政策扶持對農業利多。另一方面國內糧食消費進入旺季,需求抑制下跌空間。此外,產區播種條件不太理想,也給市場提供炒作題材。
盡管本周國內農產品市場出現回調,但相比較工業品而言走勢仍較堅挺。對于后市,商品的同向性繼續減弱,品種之間基本面的差異將繼續導致走勢的分化。不過考慮到農產品對宏觀政策面的敏感度要低,加之需求向好及進入傳統的天氣炒作時期,隨著調整的深入,市場整體出現反彈行情的可能性逐步增大。
化工品繼續下滑
本周(5月10日至14日),國內化工品期貨整體呈現下滑態勢,大連LLDPE和PVC期貨震蕩下行,鄭州PTA期貨經過弱勢盤整后,在供應充足及預期終端需求惡化的不利影響下,于周五(5月14日)大幅下跌,盤中期價跌破8,000元/噸一線,分析師認為短期內PTA走勢難以好轉。
本周大連LLDPE期貨主要受到上游原油期貨價格深跌及下游需求疲軟的不利影響,整體呈現震蕩下滑態勢。國際油價連續下挫對市場心態造成打壓,現貨市場報價也不斷探底下行,商家對7042最低報價跌至10,400元/噸。不過由于國內石化廠家對LLDPE繼續執行掛牌銷售政策,因此對市場價格有一定的支撐。需求方面,農地膜生產已經基本結束,5-8月份是傳統農膜生產淡季,需求處于一年中的低位,因此需求不足是這期間LLDPE市場的主要利空因素。供應方面,2010年4月國內PE產量為92.3萬噸,較09年同期增加27.9萬噸,增幅為43.3%。1-4月份累計產量為324.8萬噸,較09年同期增加76.5萬噸,增幅為30.8%。進口貨源也繼續增加,同時進口貨源成本普遍偏低,對國產料市場沖擊較大。因此,LLDPE市場基本面表現為供大于求的狀態,利空因素占據主導,后期走勢繼續關注國際油價及石化廠家的銷售政策。
全球金融市場震蕩加劇,國內調控政策頻出,PVC期貨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本周一小幅反彈后仍難改下行態勢。不過從生產原料方面來看,電石供應緊張推動價格繼續上漲,乙烯價格也穩于高位,PVC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另外國家將大幅提高差別電價加價標準,對于耗電大戶的PVC生產企業而言,生產成本預計將進一步增加。因此PVC生產企業在成本壓力下,多以堅挺出廠價格為主,對市場的支撐作用依然存在。需求方面,雖然近期下游工廠在買跌不買漲的心理作用下,對原料采購比較謹慎,造成市場成交陷入僵持。但是5月份是傳統需求淡季,雖然房地產市場過熱情況受到打壓,對PVC的剛性需求應該變化不大。因此,隨著宏觀經濟面利空因素的影響逐漸淡化,在成本支撐及需求得到恢復的情況下,PVC市場后續下滑空間應該不會太大,不排除有企穩回升的可能。
外圍經濟環境不利及國際油價持續下跌拖累PTA市場破位下行。鄭州PTA期貨周五大幅跳水下行,現貨市場也出現恐慌性下跌,國產料市場少量報盤價格下跌至7,750元/噸,實際商談則跌至7,650元/噸附近,外盤市場商談價格跌至915-940美元/噸之間。歐元區及英國經濟增長將受到緊縮政策拖累而放緩,PTA下游終端紡織行業出口環境更加嚴峻,同時在人民幣升值壓力下,出口企業利潤率降低,因此市場對PTA需求面的擔憂加重。而國內PTA生產商目前除例行檢修外,開工負荷基本維持在90%以上,現貨市場供應較充裕。因此,預計PTA市場短期內難改弱勢。
(吳粵?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