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漲勢有望延續
鉅亨網新聞中心
十一長假淡去,期市風云再起,國內期指更是破繭而出,且海外市場斗志昂揚:日本降息推波助瀾,美聯儲受壓或再推量化政策,由此減產、需求、通脹等利多題材的炒作甚囂塵上。然而,筆者認為,金融風暴遺留下的失業、赤字硬傷始終牽動著各國政府每一根脆弱的神經,而期指這一輪行情的啟動也主要取決于各國政府的態度,通過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來推動經濟增長,實為各國政府的無奈之舉。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府信用的庇護下,資本市場卻不斷滋生出流動性的“名義”利多預期。
當前,美聯儲啟動第二輪量化寬松的道路已經鋪平,美元全球流動性盛宴引發的外圍貨幣危情(升值)勢必造成全球流動性過剩。與此同時,歐美各國對人民幣升值的呼聲也再起。筆者認為,美日兩國政府量化比拼持續升溫,結果便是股市漁翁得利,故期指新高則在流動性的推動下值得期待。
面對海外經濟的一片狼藉,國內政策亦陷入兩難境地,在貨幣、稅收和土地三大調控營造出門前冷落的利空陣營的同時,區域經濟振興、4萬億收官等“十二五”規劃卻在慫恿著利多的氣氛抬頭,在業界無法抉擇調控與刺激孰強孰弱的緊要關頭,股市彰顯晴雨表的功能。
筆者認為,在推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受收入分配機制和通貨膨脹的制約,短期內一鳴驚人的概率極低,而出口在人民幣漸進性升值過程之中,亦不會出現明顯效果。毋庸置疑,投資拉動型經濟增長模式依舊會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在地產、產能雷霆萬鈞般的調控之下,“樓市、資源”雙門已被政府強制關閉,實體經濟顯然缺乏明顯的新增長源泉,不過民營資本在投資環境不明朗的大前提下,勢必繼續增強股市的上漲動能,期指也將迎來新的高潮。
綜上所述,美日匯戰正酣,海外流動性將繼續增強,量化寬松預期將在較長時間內主導市場走勢,但A股市場“二八現象”的出現說明經濟復蘇尚不穩定,國內流動性聚集形成的投資盛宴,雖從更廣、更高層面抵消了人民幣升值的負面效應,但仍需微調式的調控政策引導貨幣的健康流向,從而確保我國經濟在后危機時期平穩過渡。從期指的短線趨勢來看,期指短期受到海內外多重利好追捧,還將發起新一輪的進攻,而且市場后續的上漲空間主要取決于五中全會的投資政策力度,以及美日匯戰的平息與貿易上的利益兌換;此外,美國11月的中期選舉也是不可小覷的重要因素。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