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加大金融支農力度,加快推進農業保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人民銀行8日發布《2009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報告稱,2009年,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更加突出,農業生產穩定增長,農民收入持續增加。全年第一產業增加值達3.5萬億元,增長4.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153元,實際增長8.5%;農村固定資產增長27.5%,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5.7%。
適應“三農”發展的實際形勢和對金融服務的有效需求,各地金融機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政策精神,充分發揮對金融資源的配置功能,不斷增加支農信貸投放,提高支農服務效率和水平,為夯實“三農”發展基礎、擴大內需增長空間提供了強大助力。
搭建政策平臺,營造有利于更多資金投向“三農”的良好環境
人民銀行堅持有利于“三農”發展,有利于強農惠農的政策取向,有效運用支農再貸款、再貼現、存款準備金率等貨幣政策工具,充分發揮信貸政策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作用,進一步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為引導更多資金投向“三農”創造了良好條件。金融機構結合自身實際,調整優化信貸結構,將支農金融服務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并實施了多項有利于增加支農信貸投放的措施。如農業銀行福建省分行在全國率先推進“三農”金融事業部體制改革,并將財務資源和人力資源向縣域傾斜;山東省農村信用社推行了信貸專管員制度,農戶可持貸款證直接到營業柜臺申辦貸款,實現授信額度一次核定、周轉使用、隨用隨貸,進一步簡化了貸款程序;新疆、廣東、內蒙古等地涉農金融機構也相繼出臺一系列提高“三農”金融服務質量的業務流程和管理規定。同時,各地政府積極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在風險補償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如河南省在全轄縣域設立了以財政為依托的縣級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江西省增加了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湖南省在部分縣(市)建立了農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等。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