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屠光紹稱 上海關鍵要實現"三大優勢轉換"
鉅亨網新聞中心
昨日,由上海證券報社和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聯合主辦的“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上海論壇”在滬舉行。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屠光紹在出席此次論壇時表示,上海在此輪經濟結構轉型的過程中,關鍵要實現政策優勢向制度優勢、政府優勢向市場優勢、物質優勢向人才優勢三方面的轉換。
屠光紹表示,如果實現了這三個優勢的轉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就能發揮已有的優勢,并同時克服將來發展的劣勢。
首先,對于政策優勢向制度優勢的演變,屠光紹解釋說,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首先需要國家層面的戰略部署,目前國務院已經公布了推進上海“兩個中心”建設的文件,可以說上海已經具備了相關的政策優勢。而在有了這個部署以后還要形成各個層面的合力來推進。他還指出,在有了政策優勢之后最根本的還是要向制度優勢轉變。“政策是可以變的,而制度是根本性的,制度化才能產生長期的、可持續的發展基礎。”屠光紹說。
其次,政府優勢和市場優勢的轉換。屠光紹表示,目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優勢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在全力推進。在一定條件下、一定時間里,政府的推動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政府推動不能最后轉換成市場主體的力量,政府的推動也是不會長久的。所以一定要把政府的優勢變成市場主體的優勢,發揮市場主體的創新作用。
最后,屠光紹特別強調了物質優勢向人才優勢的轉換。他指出,物力、財力的支撐在發展過程中是必要的。但是在上海經濟結構的轉型以及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過程中,最大的優勢最終是人才優勢。因此一定要把已有的物質優勢轉向人才的優勢、人力資源的優勢。
在昨日的論壇上,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夏斌、沙鋼集團董事長沈文榮從人民幣國際化、實體經濟對金融業的支撐角度,對上海的發展提出了建議。摩根大通中國投行副主席龔方雄、弘毅投資總裁趙令歡則從國際金融中心競爭的角度,分析了上海如何真正參與國際競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