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第一場雪與鐵路票價
鉅亨網新聞中心
倫敦2010年的第一場雪,來得比平時更晚一些。對于英格蘭農夫來說下雪意味著明年的好收成,但對于上班族來說卻是一場災難,因為英國脆弱的交通系統甚至經不起幾片雪花的重量。不但蓋特維克機場關閉,公路車輛趴窩,就連一向自詡準時快捷的鐵路也不靠譜起來。
英國是現代化鐵路的發源地,早在維多利亞時期就已經建起了覆蓋全國的鐵路網。但歷史財富有時也是沉重包袱,因為英國至今沒有一公里的現代高速鐵路,而已有的鐵路因為年長而脆弱不堪。
按照中國的標準,不到10厘米的降雪根本不是問題,但同樣的雪,放在英國就會造成大麻煩。比如家住曼徹斯特的杰里米·懷特下雪那天要從倫敦趕回家,他選擇了晚上10點26分從維多利亞火車站出發的火車,本來按照時刻表,他應該在3個半小時后到家,但由于積雪,他不得不在停頓的車廂里熬過一個寒冷的夜晚,回到家里已經是第二天中午。
鐵路公司把杰里米的遭遇歸咎于大雪掩蓋了鐵軌,但漫天大雪其實也暴露出英國鐵路的很多問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就在降雪前3天,英國政府交通大臣菲利普·哈蒙德剛宣布未來幾年英國鐵路系統投資80億鎊的計劃,內容包括增加大約2000個車廂、部分線路實行電氣化等。交通大臣在雪前對升級鐵路的可靠性只字未提,但卻提到了火車票漲價。
目前,英國的火車票價是全歐洲最貴的,平均花10英鎊只能坐43公里的路程,而就在一海之隔的法國,這筆錢至少能坐上90公里。可即便這樣,這一龐大的鐵路升級計劃還要乘客自己來買單,英國的火車票將從明年起票價最高上漲13%,平均漲幅為6.3%,而在四年的時間里,票價上漲可能高達30%。于是有人戲言,要照這么漲下去,人們都將被迫放棄火車而開汽車了,這樣僅靠價格調節,火車車廂里就不會那么擁擠了。雖然乘客早早花了錢,但政府承諾的“改善擁擠狀況”卻只是一筆期權。因為按照計劃,新購置的列車將于2019年之后陸續投入使用,也就是說乘客們可能要等到九年后才會看到擁擠的車廂情況稍有改善。
雖然乘客對此一肚子牢騷,但鐵路公司卻眉開眼笑。近日負責鐵路維護的鐵路路網公司宣布他們過去六個月的稅前利潤翻了一番,達到2.99億鎊。有這樣的利潤墊底,運營商即使在大雪斷路時也能高枕無憂地宣布公司正在盡最大的努力進行疏導,卻從不給出鐵路通暢的時間表。
在火車票漲價后,據調查有大約半數的人考慮要少坐火車,6%的通勤者正想辦法改變交通方式上下班。然而對于乘客用腳投票的行為,鐵路公司可能會感到不爽,但更不爽的可能是英國聯合政府,這個號稱“最綠色”的政府在上臺半年后卻迫使人們選擇最不綠色的出行方式,而私有化了的公眾交通方式被越來越多的公眾所摒棄,風雨無阻的鐵路因為下了一天雪就停擺……這些怎么看都像是一場典型的英式黑色幽默。
現在只能盼著2011年的第一場雪來的再晚一些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