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滬深股盤前─形勢不明 保持輕倉 多看少動

鉅亨網新聞中心


周三(21日)A股突然暴跌,所幸「災情」短暫,昨(223)日即企穩反彈。滬綜指收盤上漲1.45%,報3368.74點,前日受到重挫的深市,反彈力度更猛,深成指與創業板指分別飆升了3.56%、4.84%。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昨日兩市僅成交萎縮逾2成,僅8931億元(人民幣,下同),顯示場外資金接手意願不足,或令後市行情破朔迷離。市場分析人士表示,成交量大幅縮小,場外資金不願接手,目前形勢不明,建議投資者需保持輕倉,多看少動,待到行情明確之後再進場。

香港《文匯報》報導,國家主席習近平訪英期間,再度強調中國正致力於發展資本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自1990年內地股市創立以來,國家領導人對股市發表談話並不多見,此番充分表明了黨中央對股市改革發展高度重視,為今後一個時期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指明方向,給國內外投資者派「定心丸」。


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在即,關於「十三五」規劃相關議題的討論,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有消息稱,「健康中國」有望寫入中央相關文件,9月初,國家衛計委已全面啟動《健康中國建設規劃(2016-2020年)》編製工作。健康中國有望成為國家戰略,相關概念股大漲,全日醫療概念股領漲兩市,健康產業板塊漲近8%、醫療器械板塊漲近7%。此外,軍工、互聯網等題材股亦全面開花,一掃前日頹勢。

昨日成交大減逾2成,天信投資認為,成交量大幅縮小,場外資金不願接手,目前形勢不明,建議投資者需保持輕倉。源達投顧的研究報告亦提到,行情仍不明確,倉位需控制在5成以內,進可攻退可守。巨豐投顧分析師預計,市場或將重新鞏固3200至3450點平台,9月16日反彈以來漲幅過大品種,投資者最好選擇落袋為安,而對於反彈幅度較小的大盤藍籌股,可以低吸。

中證網報導,經過前日百點下跌之後,昨日市場早盤走勢比較猶豫,午後大盤再現跳水,不過在中小盤個股的帶領下市場開始反彈,最終大幅收陽。在市場存在央行降準降息預期的情況下,大盤連續的大幅下跌可能性不大,再配合近期市場沒有明顯的利空,因此股指有反彈的動力。

不過,昨日市場的一現象值得投資者關注。在市場昨日大漲的時候,滬股通的資金卻在流出。通觀昨日滬股通的資金流向,早盤的時候在市場震蕩的時候,滬股通資金呈現流入狀態,不過,午後隨著市場的反彈,滬股通資金呈現大幅流出,最終滬股通淨賣出13.76億元。

總得來看,現在市場震蕩加大,漲跌趨勢尚未明朗。對於穩健的投資者來說,還是多看少動,靜待市場趨勢明朗。對於激進的投資者來說,可以關注以下投資機會:

首先,22日,阿里雲攜手英代爾、華大基因,宣佈啓動共建中國乃至亞太地區首個定位精准醫療應用雲平台。根據戰略合作備忘錄,華大基因將在今年4月發佈的基因組資料分析平台BGI Online基礎上,整合和收集各方資源,構建基因組學的資料中心和分析平台,促進精准醫療行業的發展。在此平臺上,基因開發者可以使用測序儀、本地基因計算一體機以及雲服務的一體化融合解決方案,充分優化基因資料分析效率。目前我國正在醞釀精准醫療計劃,並有望進入國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專項。據此前媒體報道,在2030年前,中國精准醫療將投入600億元。

分析人士認爲,上述平臺有望促進精准醫療行業的快速發展,而基因測序作爲精准醫療的基礎,具有廣闊應用和增長空間。上市公司中,紫鑫藥業(002118-CN)8月正式推出了國產二代基因測序儀及配套試劑;北陸藥業(300016-CN)持股20%的世和基因涉足基因檢測;安科生物(300009-CN)7月宣佈收購法醫基因檢測龍頭中德美聯25%股權。

其次,,10月份以來稀土市場價格快速反彈,氧化鐠釹上漲14.5%,多種中重稀土漲逾10%。此輪漲價的起因是行業龍頭北方稀土(600111-CN)在12日宣佈限産保價,隨後廈門鎢業(600549-CN)、五礦稀土(000831-CN)等另5大稀土集團也陸續發佈公告,均擬實施限産保價。考慮到稀土市場已處於近年來低位,企業挺價和收儲預期將助力市場反彈。相關廠家也表示,此次行業性限産力度超出市場預期,稀土産業鏈景氣度有望改善。第3季報顯示,證金彙金合計持股北方稀土12.17%,持股五礦稀土3.95%。

第三,工信部副部長毛偉明表示,機器人産業「十三五」規劃將於今年10月底完成。下周將召開十八屆五中全會,主要議程之一是研究關於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另外,中國科協和工信部共同舉辦的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將于11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舉行,將又一次吸引資本市場目光。資料顯示,2014年中國銷售的機器人同比增長54.6%,達到5.7萬台,占全球機器人銷售量的25%。中國機器人市場需求呈井噴之勢,未來産業發展空間巨大。今年中國國發佈了《中國製造2025》,機器人作爲重點發展領域之一,是製造業升級智慧製造的重要力量。業內認爲,機器人産業「十三五」規劃將成爲推進産業發展的又一重大政策加速器,相關配套政策也將陸續跟進,行業高景氣度有望持續。A股上市公司,可關注國產機器人競爭力前5強中的機器人(300024-CN)、埃斯頓(002747-CN)和新時達(002527-CN)等。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