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藥行業精耕細作
鉅亨網新聞中心
相比海外基金行業占比16%的行業基金,國內行業基金正蹣跚前行。日前,匯添富發行了一只醫藥行業基金,引人關注。在目前醫藥股已經過一輪大漲的情況下,發行醫藥行業基金的時機是否合適?醫藥行業前景幾何?如何攻破研究壁壘極強的行業基金?證券時報記者日前采訪了正在發行中的匯添富醫藥保健基金擬任基金經理王栩。
醫藥行業可保十年高增長
“行業是否有長期的上升空間,決定了以該行業為投資標的的行業基金的未來。”匯添富醫藥保健基金擬任基金經理王栩開門見山,“醫藥行業一直以來都有穩定增長,新醫改更開啟了醫藥行業的新時代,我們有理由相信,醫藥保健行業未來前景廣闊,醫藥保健基金未來也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數據顯示,過去十年,中國醫藥行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在17%以上,遠高于同期GDP的增速。同時,過去十年中國醫藥行業毛利率水平也始終保持全部行業排名翹楚,數據顯示,自從2003年以來,醫藥行業毛利率始終保持在30%以上。近幾年間,醫藥行業更是不斷涌現出了一批業績增長迅速、穩定的超級牛股。
王栩表示:“2010年是中國醫藥行業跨入快速增長的一年,醫藥行業將迎來大時代的機遇。2009年4月政府重啟醫療制度改革,成為中國醫藥行業劃時代的里程碑。新醫改計劃在三年內投入增量資金達8500億元,這為醫藥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絕佳的契機。中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時期,國人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度不斷上升、疾病譜的變化和人均用藥水平提升等都將大大增加藥品消費需求,未來十年中國藥品市場有望保持20%的高速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中長期來看,醫藥保健行業大幅跑贏大盤。2005年1月4日至2010年6月30日五年多的時間內,中證醫藥衛生指數的累計收益率為410.20%,而同期滬深300指數的累計收益率為160.80%。醫藥保健行業上市公司給相關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同時,震蕩行情中,醫藥保健行業的防御優勢凸顯。數據顯示,在今年年初至6月30日,醫藥生物板塊的表現在23個申萬一級行業中位居第一位,僅下跌4.96%,而同期滬深300指數跌幅超過了28%。例如在市場較大幅度下跌的4月份,上證指數下跌7.67%,醫藥生物卻逆市上漲4.08%,在所有行業漲幅中排名第一,而且是唯一上漲的板塊。
打破醫藥股研究壁壘
醫藥行業具有高成長、高收益的特點,它同時還具備另一個特點,就是高技術。這種較高的專業性要求,對研究醫藥行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業多年的王栩表示,醫藥行業具有較高的研究壁壘,需要用“高人力、廣覆蓋、持續跟蹤”來打破壁壘,才能抓住行業增長最快的核心。
談及醫藥股研究壁壘,王栩深有感觸。隔行如隔山,尤其是對醫藥行業來說,一般人更是行業門外漢,“醫藥行業壁壘較強的原因,大致有幾點:首先,醫藥行業本身具有極強的學術性、專業性,門外漢連產品用途都搞不明白,又談何產品前景,談何投資收益?其次,醫藥需求較為分散,常分散到全國各級醫院,加大了數據統計的難度。第三,藥企盡管盈利能力很強,但信息相對封閉,信息獲取具有不對稱性。”
事實上,研究醫藥企業不像研究其他行業,還存在很多無法量化的“軟指標”,例如,企業新藥審批的能力、進入各級招標市場的能力、營銷能力等。正因為如此,王栩表示,匯添富醫藥保健基金除了基金經理之外,還專門配備了兩名助理,一位有醫藥行業11年從業經驗,具有執業藥師資格,另一位則研究醫藥行業多年,對醫藥個股有持續跟蹤。“目前醫藥行業共有150多家企業,而過去幾年不少牛股每年上漲的邏輯也都不一樣。要打破研究的壁壘,只能從加大人力資源配置著手,做到廣覆蓋與長期跟蹤,了解每家企業不同階段的優勢所在,才能在某個階段發現企業經營的拐點。”
依然主抓成長性
今年的創業板和成長板,涌現了一批股價高達百元的高價股,但依然有眾多資金趨之若鶩。是狂熱還是理性投資?王栩認為,高價股的存在,有其必然的邏輯。“股價是否貴、是否便宜對投資來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股價和估值是否匹配。”他認為,目前市場中要尋找到低估值、高成長的個股非常難,但如果公司成長性更好,市場給予一定的溢價水平,也無可厚非。“確定性的高增長,最終會將高估值填平。”
對醫藥行業來說就是如此。“醫藥行業整體行業增長率本身就高于很多行業。在目前國家經濟轉型的背景下,市場一致認為未來的投資熱點將集中在內需消費。醫藥行業作為熱點,市場可能會給其持續的溢價。”
王栩認為,下半年宏觀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對股票市場來說兩個重要的因素應該關注,一是國家政策調控的思路是否有實質性的放松,二是市場流動性如何。“目前通脹預期較高,加之房價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政策放松的空間。不過,從流動性來說,今年整個放貸節奏控制很好,下半年剩余貸款額度還有很大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王栩認為,接下來應該關注企業三、四季度的盈利狀況。“未來需看企業盈利環比降幅是否大于預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