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警惕房屋開發去城市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某地巨資興建的“新區”因門庭冷落而被稱為“鬼城”,上海黃浦江邊的湯臣一品也曾多年是空無一戶,但在空置多年之后,湯臣一品開始引領浦江沿岸的豪宅價格暴漲,而某地的那座“鬼城”依舊在默默等待著“被發現”。房地產業的價值定律非常簡單:第一是區位,第二是區位,第三還是區位!有專家重新定義了區位的標準:城市中心,稀缺水岸,交通樞紐。按照這三個標準,湯臣一品的尊貴與“鬼城”的期待孰是孰非?答案不言自明。

和股市一樣,房價上漲是樓市繁榮的標志,樓市的繁榮來源于城市化,而城市化的趨勢則來源于兩個流動性:人口的流動性與貨幣的流動性。每個城市或新區的建設者都會說,這里什么都不缺,就缺資金和人才!其實缺了這兩樣,房地產就不是人居社區。《福布斯》雜志曾預測有5個名城將“死亡”,除了地震,火山,缺水和下沉之外,由于失業和人口外流而“死亡”的城市是美國的底特律。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車城和音樂城,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的總部基地,占地面積382平方公里,2008年的人口數為91.2萬人,而在50年代,該市的人口數一度高達200萬人。金融危機使該市20%以上的房產被遺棄,某房產中介一年內處理了394棟房產,總價不到1000美元,平均每棟房子僅2.5美元!街頭上100美元的房產隨處可見,還有人僅用1美元就買到了一棟被遺棄的“豪宅”。買這些房產并不需要承擔債務,只需補交前業主所欠1000多美元的財產稅和剪草費就可以過戶了。

城市化和去城市化,分別代表著產業周期的兩個階段:小富進城,大富進京,窮人進城,富人下鄉,這個規律曾在歐美國家不斷演繹,但在亞洲發展中國家卻有些變異。進城和進京的選擇不變,但在城市化的后期,亞洲發展中國家是窮人進城,富人不下鄉,因此出現了人口高度密集的“超級都市圈”。從日本的大東京開始,相繼有印度的大孟買和大新德里,韓國的大首爾等等。中國是亞洲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由此推論,城市化也將難逃“超級都市圈”的宿命,至少會有大上海,大北京和大廣州,吸引未來60%以上的城市人口進入這三大都市圈。由此判斷,在三大都市圈之外的地區,城市規劃一定要警惕人口外流,避免成為“鬼城”房地產的開發商,簡而言之,城市化要以人為本。

某地的“鬼城”首期開發32平方公里,2008年2.8萬人,2009年8月的最新統計是2.86萬人,一年半的時間僅增加600多人!按照這個人口增長的速度計算,如果沒有強制性的人口遷徙,在中國城市化基本完成的2025至2030年間,新增人口不過6000-8000人,總人口3.5萬人左右,但是當地政府已經啟動了雄心勃勃的二期開發,宣稱未來的新區面積將達到352平方公里,接近美國底特律城的占地面積,人口總數不及底特律的5%!土地開發面積約為人均1平方公里!


人口的流動性是現代經濟的本源,現代經濟說就到底是人與貨幣的關系,用兩個流動性的理論解讀中國的城市化,可以勾畫出未來中國的人居新地圖。在中國,人口的流動有四大約束:宗法、戶籍、財富和交通。伴隨著宗法觀念的淡化,戶籍制度的改革和現代交通網的形成,人與貨幣的流動性相互激勵,必然重新劃分人居版圖。今日中國,農村已經出現了“空心村”,不久還將會出現“空心城”。中國的高速鐵路網將在2020年完成,鐵路的平均時速將達到200公里。伴隨著鐵路的延伸與提速,人口與貨幣的流動必然加速,會有許多中小城鎮面臨人口外流與去城市化的威脅。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