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攻2680點不成,市場需回落整理
鉅亨網新聞中心
昨日A股市場出現自7月反彈以來最激烈的調整行情,兩市股指均跌逾2.5%,上漲個股比例不足10%,跌幅超過3%的板塊比比皆是。我們認為,宏觀增速放緩以及半年報修復行情的退潮,成為制約市場延續反彈的主要因素。技術上看,昨日上證指數沖至2675點遇阻回落,近期已四攻2680點而不過;同時在近期成交維持高位,表明多空雙方分歧加大。綜合看,短期市場需要回調整理。
盤面觀察,面臨前期成交密集區壓力,調整之勢已從主要權重板塊擴散到中小市值品種,昨日中小板綜指跌幅達3.4%。自7月份以來的反彈行情中,中小板綜指最大漲幅達到27.9%,而從目前已披露的中小板企業半年報或業績快報看,平均盈利增幅約為45%,已經基本反映到前期股價表現中。
同時,市場供求關系也在變化。近期市場環境的緩和,給高管減持和限售股解禁帶來機會。從高管減持看,上周周減持量環比激增13倍, 8家中小板公司高管及親屬減持數量合計達2192.7萬股,套現金額高達3.09億元。另外,本周共計有40.26億限售股解禁流通,以上周五收盤價計算,環比增幅251%。這無疑給本已反復的市場,帶來更大的資金面壓力。
此外,估值修復行情暫告段落,以傳統周期性行業為代表的主要權重股已先行步入分化走勢。其中,房地產指數已有近5個交易日的調整,盡管昨日“招保萬金”的半年報二季度凈利潤環比暴增,但凈利潤增長速度比一季度明顯放緩,政策調控對于中期業績的影響在地產股中顯現。不過,適中的貨幣政策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的緩沖作用,已使市場難回前期低點,近期市場需要以必要的整固周期完成修整。
總的來看,本周來自對宏觀數據的擔憂情緒,使經歷過一定反彈幅度的市場失去上行驅動,而上攻節奏一旦放緩,則很容易引發自身調整。不過在周線走勢上,昨日的下跌并未損傷到7月以來的反彈形態,以往超過10%的市場反彈,技術回調至中期均線的位置也屬正常。近期股指所展開的階段性震蕩,有利于化解前期市場上漲所帶來的個股溢價風險。在沒有明顯偏空因素影響下,市場展開結構性調整的同時往往帶了更多的個股階段性機會。
我們認為,投資者在近期市場操作中,仍要加大風險控制的有效性,可考慮策略降低持倉比重至三成以下。等待市場化解經濟數據影響因素后,再少量加大重點行業、重點個股的介入比例,具體品種選擇兼顧低估值安全邊際的銀行、高鐵類藍籌股。此外,可以適量配置具備低耗能的新興產業智能電網、節能環保品種,把握交易性機會中的軍工、旅游酒店、商業類個股的短線時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