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徐慶鐘:資本寒冬是事實 但對創業者們是好事

鉅亨網新聞中心


資本寒冬論一說在最近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廣為流傳,幾乎各大媒體每天都會出現資本寒冬將至的報導,有人認為這是媒體的炒作,也有人認為它的確已經到來。


資本寒冬論一說在最近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廣為流傳,幾乎各大媒體每天都會出現資本寒冬將至的報導,有人認為這是媒體的炒作,也有人認為它的確已經到來。

帶著種種疑問博互網找到了從事互聯網投資多年的投資人徐慶鐘,徐慶鐘表示:隨著二級市場股市快速下跌,資本迅速進入了寒冬期,所以近來媒體所說的資本寒冬也的確已經到來。

究其原因,本身資本是逐利的,資本投資了企業他要賺錢或者要退出頻道。而現在二級市場的下跌帶動了ipo的關閘,主板市盈率的下降,主板市盈率下降,新三板的市盈率同樣下降,目前很多互聯網公司都是在新三板掛牌,資本看不到套利空間。

如此說來也不無道理,但如若真是如此當下熱鬧的o2o領域不是將面臨更嚴峻的考驗了?要知道如今的o2o領域,圍繞人們的生活無論是在打車、外賣、旅遊、電影等各個方面都是在不斷的燒錢,一旦缺少資本的支援那o2o領域將變得很難想象,至少也將淘汰掉一大波的創業型公司了?

面對我們的疑問,徐慶鐘表現似乎並不以為然,他表示:盡管資本寒冬的到來已成事實,但對於當下o2o領域的創業都來說卻是個好事!面對徐慶鐘的回答,我頓時感覺,哎喲不錯喔!徐慶鐘之所以這么說肯定有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那么他接下來將要分享的東西也肯定是博互網想要的,同樣也是當下眾多o2o創業者們想要的。

1、資本寒冬到來,到了各顯神通的時候

盡管還有很多人在質疑資本寒冬的到來,只是風投們的吶喊、媒體們的炒作僅此而已。但隨著整個o2o產品融資難度加大,一大波的o2o創業公司倒下,我們不得不開始警惕起來。

如今的互聯網+在國內可謂是一個熱門的話題,正是因為它與傳統行業的結合誕生出了一大堆新穎的改變了人們生活的互聯網產品。當打車有了打車軟件、吃飯有了外賣軟件等等軟件之后,被問及接下來成為風口的將會是互聯網+哪個傳統行業將成為風口之時,徐慶鐘表現的略有悲觀,他認為談風口或許已經過時。

當下最熱門的所謂的“燒錢、現金流差”的項目,最典型的就是各種o2o企業,這個一度起飛於風口的行業,也在風停時顯得有點七零八落。在這個資本寒冬到來的時候,創業們更需要沉淀自己,不斷打磨自己的產品,因為各顯神勇的時候真的到來了!

2、深挖細分領域需要克服浮躁

資本寒冬來了,互聯網+的風口也已經過了,但這並不代表著互聯網+已經沒有了機會。我覺得傳統行業和互聯網結合的領域會有機會,但並不是指所有行業,主要還是資訊化比較弱的一此行業。

互聯網+農業,一直以來農產品(000061,股吧)因為資訊不能及時傳播,導致大量農產品滯銷的事件幾乎非常普遍。我覺得在這個細分領域就很有機會,關鍵看創業者怎么去做。但是首先你要自己做成一個平臺,而現在自己做成一個平臺的機會太小太小。而我們現在很多滯銷的商品都是走悲情路線,通過一些公益的角度來幫其銷售。並沒有解決資訊不對稱的情況,我以前一直認為滯銷商品特別是農產品,應該是國家來通過建立完整的數據中心來調配,目前沒有看到國家的動作。雖然現在有移動互聯網使溝通更便捷,而跟農民打交道還是很難的。也有一些互聯網公司在這方面不斷的嘗試,但是我感覺有點浮躁,還是沒有沉下心來做事,比如最近的一畝田。我也希望看到這樣的平臺能夠誕生,能夠解決滯銷產品的問題,但有一個前提就是需要創業者們能夠克服浮躁,能夠細心去挖崛需打磨產品。

3、大消費、大健康領域機會已經到來

盡管資本寒冬已經到來,但資本們還是會對一些新興趣的領域相當感興趣的項目還是會很樂意去投資的,徐慶鐘對目前在大消費、大健康等領域還是很看好的。一直以來國家經濟一直不景氣,再靠08年4萬億的印鈔拉動可能性不大。而我們國家是一個人均高儲蓄行業的行業,國家一直想用拉動內需的來帶動經濟的發展,那如何拉動內需,就是讓大家多消費嘛(比如前不久國家發文鼓勵說2.5天的休假模式)。

而另外在大健康領域大家都知道,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到來馬上將步入人口老年化國家,在這種背景之下,國家也開始深化醫療改革,其中就包括放開處方藥的限制等等,可以說這些都是機會。

4、互聯網+醫療仍有機會,但唯有創新才有出路

在當下國內傳統醫療掛號難、看病貴等問題突顯的情況下,互聯網巨頭瞅準了傳統醫療行業的這些痛點,在結合金融、醫療等打造了一種新的看病模式,有效的緩解了老百姓(603883,股吧)們看病難等問題。與此同時,巨頭們的紛紛進入,也使得整個互聯網醫療領域競爭也變得更加激烈機會也越來越少,但也並不代表這個市場已經沒有了機會。在徐慶鐘看來,掛號這塊已經沒什么太多機會了,行業前三都拿到了巨頭的融資了。我比較看好社區醫療和高階醫療(比如去國外治療疾病的)這塊的。在談到具體的項目時徐慶鐘也分享了朋友深圳國富源投資梁總投資的一個項目。它是一個專注於中醫的在線醫患交流平臺,為用戶提供中醫資訊、知識、問答、醫生對接服務等,已建成中醫行業最大的微信矩陣和最活躍的中醫移動社區,以輕問診切入市場,以o2o實現問診對接,以延伸服務盈利。

雖說有機會,但就現階段來講我國的醫療發展的還面臨著諸多挑戰。首先制約我國醫療數據應用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數據積累不足;我國醫療數字化程度不高,缺少醫療相關數據積累,“原材料”的不足,極大的限制了醫療數據的應用。二是數據不統一,共用性較差;醫療數據種類頗多、形式多樣,目前還未有效整合,未與電子病歷實現對接。三是缺少對應的法律法規;我國當前法律法規未對醫療數據的所有權進行界定,並且對用戶數據進行商業化的規範也未完善。

所以在這種沒有這法律法規的保護的情況之下,不少醫院也醫療機構怕是也更不敢跟互聯網公司合作,來將大量的醫療數據復制一份到線上去了!這也是現階段數據積累不足和采集不完整成了影響醫療行業發展的主要原因。所以我覺的醫療數據的商業模式還有個過程,主要需要數據的積累一定量

但不管無論如何,創業都需要明白的是:對於一個項目來說,需要一定的創新來作為支撐,而別一味的模仿。

互聯網+風口已過。而接下來最重要的一個節點就是,創業者要克服浮躁的心理,還是要踏踏實實的做事,不是為了創業而創業。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