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 or 不加息 這是一個問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家統計局在周末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3.5%,創22個月來新高。當前物價水平不但超過了2.25%、2.79%的一年期、兩年期存款利率,而且首次超過3.33%的三年期存款利率,居民實際存款已連續7個月為負。
存款負利率給儲戶帶來的影響顯而易見。7月份當CPI同比漲幅達到3.3%后,城鎮居民一年期存款實際貶值首次超過1%,達到1.05%,8月份CPI同比漲幅再創新高,居民一年期定期存款實際貶值達到1.25%。這意味著居民手中的一萬元存款,一年后實際縮水超過125元。除了導致存款縮水外,如果存款負利率進一步擴大,則直接導致儲戶對自身財富的重新配置行為,助推社會通脹預期,并令投資行為發生扭曲。另外,除了導致存款縮水外,如果存款負利率進一步擴大,則直接導致我國居民對自身財富的重新配置行為,助推社會通脹預期,并令投資行為發生扭曲。
但加息也面臨較大的疑慮,在經濟未能完全復蘇之際,貸款利率上調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不對稱加息,則可能大幅壓縮銀行利潤,減少稅收,因此決策者對此顧慮重重。新近公布的銀行半年報顯示,上市銀行利息凈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基本在75%以上。其中中國銀行利息凈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達到76%。工商銀行這一比例則達到79%。如何走出負利率困局,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著實考驗著調控部門的智慧。
8月CPI或已觸頂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永軍和王軍指出,雖然CPI在8月繼續沖高,但主要受季節性因素及前期天氣影響,糧價上漲等因素。隨著中國秋糧即將收獲,季節性因素的消退,物價上漲的壓力會有所減弱,預計第四季度CPI漲幅會回落。
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8月翹尾因素對CPI的影響為1.7個百分點,后期令CPI下降的因素主要是工業品和糧食供大于求,此外翹尾因素的影響在7月以后亦逐漸回落。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認為,近期雖然由于制造業季節性回暖,工業生產有所回升,經濟增速回落出現放緩跡象。但是,當前全球經濟復蘇前景仍不明朗,美國經濟二次放緩已不可避免,我國外需下滑仍有可能加速,整體經濟下行的大趨勢目前并沒有本質性的改變。在此背景下,物價上漲無法持續。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暗示加息
李稻葵在官方媒體上暗示,贊成略微提高存款利息率,并對股市和樓市提出警告,表示尤其是不要把錢拿出來“投資到房地產市場”。
李稻葵表示,目前的物價水平增長速度是比較高的,而對這么一個比較高的,盡管是溫和的增長速度可能會維持相當長的時間,未來也許5-10年,甚至可能是一個2%-3%的溫和的通脹水平;另外,目前的經濟的增長的態勢還是不錯的,經濟增長率可能會有所下滑,但是向前看,往遠看,增長速度的潛力是很大的,不會因為任何的短期的政策調整而出現任何的波動;還有就是目前的流動性的絕對水平是充足的。
基于以上三點,在目前環境下采取不對稱加息是合適的時機,讓儲戶預期實際利息率從長遠來看是正的,而這種預期對于經濟的穩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能體現中央提出的貨幣政策、宏觀政策要有前瞻性,靈活性,針對性。
另外,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認為,目前是加息的合適時機,并表示“現在的時機更為成熟了,更有必要了”。他預測,加息將是一次非對稱加息,即存款利率調高,貸款利率不動。同時存款利率調高幅度不會太大,約為27個基點。其分析,非對稱加息主要是補償儲戶利益,而銀行利差會受到影響,從上半年情況來看,銀行利潤相當不錯,同時利差處于高位,有能力消化此次非對稱加息。
此外,多家機構的分析師認為,近期加息的可能性很大。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認為,通貨膨脹率很有可能在9-10月份達到年內峰值,因此推斷十一前后央行可能將會采取加息以平抑通貨膨脹。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表示CPI在合理范圍之內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表示,8月份CPI上漲3.5%仍在合理范圍之內,市場不用大驚小怪,加息一般是要綜合考慮宏觀經濟形勢與流動性的關系,CPI與加息之間并沒有必然聯系,是否要加息不能確定。
易憲容也承認,目前我國基準利率過低,是貨幣政策一個很大的問題。在這種政府管制的貨幣政策下,可能會導致金融市場價格嚴重扭曲。他還表示,其他經濟數據都在預期范圍之內,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數據甚至還要好于預期,對二次探底的預期也在逐步減弱,數據不會對股市產生影響。
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由于經濟減速,CPI最終將在11月份之后開始出現下落,因此加息在年內沒有必要。對于存款準備金率,除非國際資本流入強度恢復,否則,年內也基本沒有上調空間。
一些機構的銀行業研究員也表示,加息與否不應該單看CPI這一個指標,目前CPI還在可以容忍的范圍之內。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閆偉表示,物價上漲實際上是由供需關系決定的,本輪物價上漲是因為天氣等季節性原因導致供需的不平衡,加息并不能立刻改變這種供求矛盾。但他也表示,由于長期處于負利率狀態,居民的資產配置行為可能會發生變化。
(張金棟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