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互拋"橄欖枝",中美G20上和解?

鉅亨網新聞中心


發達國家經濟復蘇緩慢,發展中國家通脹問題漸顯,如何保持全球經濟的可持續和平衡發展成了各國高層難以繞開的話題。11月11日至12日,20國集團峰會(G20)即將在首爾召開,而中美關系已成各方關注的焦點。此前雙方在貨幣政策上的不同立場和貿易領域中的一系列糾紛令外界在峰會還未召開時就已聞到了硝煙。

硝煙漸散

不過,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事情的發展似乎出現了轉機。可能是因為美聯儲高達6000億美元的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讓美國在G20峰會上的立場有點“被動”,在上周末的APEC“熱身”會議上,美國財長蓋特納避談“4%經常賬戶差額目標”。外媒評論稱,這是美國政府主動向中國伸出“橄欖枝”的表現。如果中國對美聯儲的“注水”政策持“理解”立場,那么,兩國在G20峰會上的沖突風險會明顯下降。一旦兩國關系緩和,不僅意味著新一輪經濟合作要開展,還預示著峰會將取得更多成果。

分析人士認為,此前分歧較大的人民幣匯率問題不會成為G20峰會的主調,而如何化解貿易爭端、應對美國“熱錢”和美元貶值對經濟復蘇的沖擊將成主要議題。從大局看,美國也不愿背上“分解”G20的惡名,畢竟G20建立之初,目的就是通過合作解決全球問題。如果美國執意與中國為敵,貿易爭端無法解決,多哈談判將無限期推遲。


緩和有望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駐香港的全球外匯策略主管Mitul Kotecha表示,G20有諸多沖突,也會有更多默契,針對美聯儲政策的措辭已有“淡化”,作為回報,相關方也希望美國淡化其在推行縮減貿易投資失衡工作上的力度。

11月5日,對于美聯儲實施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對于美國國內而言可能是一種優化選擇,但從其全球角色來說,不一定是一個優化選擇,也許會產生其他副作用。而對于此舉對中國產生的沖擊,周小川表示,中國目前的外匯體制是對資本項目有管理的體制,不正常的資本項目要么無法進入,要么必須繞道而進。針對繞道,中國會想辦法采取管理措施盡可能防止。

對于周小川的表態,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在該問題上選擇了應對,而不是一味地責備,也有意在化解雙方僵局。但該人士同時認為,美元貶值對中國的傷害已經不止一次,G20成員國應該把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提上議程,美元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國際貨幣,向經濟“注水”雖然符合國內經濟現狀,但與國際角色產生沖突。

美國總統奧巴馬、國務卿希拉里和財長蓋特納本周都齊聚亞洲各國,為其經濟尋找突破口。而中國作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力舉足輕重。分析人士認為,中美經濟合作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兩國首腦在G20峰會上的會晤必然是新一輪合作篇章的序幕。美國急于打開經濟增長較快國家的出口市場,但也同時意識到,中國目前正著手調整產業結構,擴大內需還需要一段時間。從美國近期的外交政策看,長期扎根亞洲已成定局,雙方經貿關系緩和近在咫尺。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