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裕廊集團的中國機會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11-09 15:01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裕廊,而裕廊人的心中只有一個裕廊島。

走在如花園般的裕廊工業園,在裕廊集團(JTC)42年的歷史中,它有著一項輝煌的紀錄——建設了7000公頃的工業園區和超過400萬平方米的工業廠房。現在,它還掌管著39個工業園和專業園區的建設,總共為近7000家本地公司及外國公司提供辦公場所。

裕廊集團,新加坡最大的高級工業園和商業園區的規劃、發展和管理商。1961年,裕廊開始作為現代工業區規劃建設,1968年作為政府代理人的裕廊集團成立。

延展到裕廊島之外的世界中,新加坡在實施其“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推進海外開發進程中,“裕廊模式”得到普遍復制并在諸多區域獲得成功,如蘇州工業園、印度班加羅爾國際科技園、菲律賓卡梅爾第二工業園、越南新加坡工業園。


適時的戰略轉型

新加坡2009年經濟增長率為-2.1%,2010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增率分別為16.9%、18.8%,新加坡政府8月底預計該國全年經濟增速可為13%-15%。

“裕廊工業園產值占新加坡GDP的20%以上,對國民經濟影響如泰山之重。”JTC助理總裁陳定光舉例,2009年裕廊工業園石油化工產值為570億新元,電子產值為640億新元,各占整個新加坡的制造業的40%比例,更遑論就業方面的貢獻。

根據新加坡政府公布的2010年長期戰略發展計劃,電子、石油化工、生命科學、工程、物流、新能源等9個部門被列為獎勵投資領域。此中,絕大部分比例要落子于裕廊集團規劃棋盤之上。

陳定光坦言,在過去的近50年中,裕廊工業園始終根據世界的科技知識、社會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產業方向和發展思路,“所以現在也是JTC變革的時候”。為保持新加坡經濟工業的發展,裕廊集團會新建新的工業區、工業廠房,吸引更新的產業入駐,以保證新加坡經濟的活力。

依靠如此的世界經濟及新科技追蹤,規劃自1961年的裕廊工業園,在數個特殊的歷史節點成功完成了工業園區的轉型與再造,從1961-1979年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主導階段,轉至1980-1989年的技術與資本主導階段,最終自1990年以來立足于現今的知識經濟主導階段,裕廊集團讓裕廊工業園的產業升級始終不落人后。

裕廊工業園區采取公司總部統一招商策略,在世界各地設立分支機構,重點引入三類企業:戰略性公司、技術創新型公司、公司的重要部門如擁有最復雜、先進的生產技術部門。

如今,裕廊集團正在進行戰略轉型。陳定光坦言,奧巴馬468億美元的新能源經濟計劃給其觸動頗大,故此裕廊集團在新能源產業項目方面會有特殊的安排,將其抬高到轉變裕廊工業園區產業結構的高度,并在水資源循環、環境治理等能源再生領域有更多招商及科研計劃。陳定光說,裕廊集團正在尋找更多的新能源產業機會。

布局中國市場

至目前為止,裕廊國際已經在中國30多個城市共完成了230多個項目。在大型項目方面,裕廊集團正積極參與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工業園區的規劃建設,同時廣東揭陽大南海國際石化綜合工業園已委托新加坡裕廊設計公司進行總體規劃。

中國化工信息中心產業規劃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陸險峰認為,“裕廊模式”最重要的一點,在于其“軟環境”的成功,解決了軟硬設施的辯證關系。而在“軟環境”的建設,則是中國眾多工業園所缺失的地方。

事實上,裕廊集團與中國的互動,不僅是參與到中國大大小小的項目上,同時亦有支持中國企業到新加坡投資的努力。如華能集團在收購的大士能源100%的股權后,已在裕廊島破土興建投資20億新加坡元的登布蘇熱電多聯產項目。

“除了華能,還有中國石化也過來了,計劃在裕廊建設一個大型的煉化基地。”陳定光說,裕廊工業園區歡迎所有的中國企業前來投資,化工和能源則更佳,“不會區別對待民營或國有,都會一視同仁。”

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郭萬達則認為,新加坡是溝通東西方的商業樞紐,以電子、石油化工、金融、航運、服務業為主,新加坡亦與美國、日本、印度等近20個國家簽署了FTA,借道新加坡,這對中國企業開展與國際和區域間的商貿往來非常便利。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