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中國GDP增速降至9.5% 通膨不變 雙率調整押後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中金公司 10 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基於近期包括房地產在內的緊縮政策,以及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遂將今年中國 GDP 增速預測從原先預估的 10.5% 下調至 9.5% 。至於通膨預測則維持不變,主要是進口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下滑將抑制內地的通膨壓力。該行同時認為,中國政府可能推遲人民幣兌美元升值以及利率的調整。
香港《大公報》報導,報告指出,希臘債務危機及其蔓延風險可能影響中國出口,因為整個歐盟佔中國出口達 17% ,是中國最大的出口目的地。更重要的是,貨幣和信貸市場條件的惡化比實體經濟對中國出口的影響更大。而 2008 年中國出口下滑速度遠遠大於貿易夥伴經濟下滑速度,正是因為國外進口商難以取得貿易融資,因此不容忽視。
另一方面,根據今年春季廣交會的表現,成交量比去年大幅增長達 30.77% ,由於廣交會的交易量往往預示著中國未來數月的出口情況,因此相信中國未來 2 季出口將持續向好,但出口持續性還需要關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進展。整體而言,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使得出口形勢前高後低,上半年出口實際增長 25% ,下半年實際增長將降至 5% 。
但該行預計,中國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將有所減輕。歐洲債務危機本身和由此引起的美元升值,使得近期國際原材料價格大幅下滑,這有利於降低中國進口成本。儘管國內豬肉價格近期有所上漲,但是進口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下滑將抑制內地的通膨壓力,因此該行維持對今年的通膨預測不變。
房地產市場方面,中金公司表示,考慮到內地房地產新政打擊房市的影響,該行對今年房地產投資增速預測由原先預估的 22% 下調至 15% ;而房地產投資增速的回落也會影響地方政府土地出讓金的收入,從而拖累地方政府投資,投資下降帶動經濟增長放緩,其收入效應亦將拖累消費。
經調整後,投資和消費對 GDP 增速的貢獻分別回落 0.9 和 0.1 個百分點,帶動 GDP 增速從 10.5% 回落至 9.5% 。
綜觀而言,中金認為,在外部風險增大時,中國需要適度保持內需增長,避免出現 2008 年「兩防」政策與雷曼兄弟倒閉之合力對經濟產生的嚴重影響,建議內地緊縮政策進入觀望期,避免經濟大起大落,而其他調控措施譬如房地產新政對於抑制房地產泡沫亦極為重要,但需要增強靈活性和應變性。
該行指出,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的減輕,是中國實行資源價格改革和健全相關稅收政策的良好時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