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財務大臣:計畫調查中國購買日本政府債券的意圖
鉅亨網新聞中心
日本財務大臣表示,日本政府正在密切關注中國加緊購買日本政府債券之舉,并計劃查明中方此舉的意圖。
綜合媒體9月9日報道,日本財務大臣野田佳彥(Yoshihiko Noda)9日表示,政府對中國加緊購買日本政府債券之舉加以密切關注,他將同中國政府就此舉背后原因進行溝通。
野田表示,對于近期中國購買日本政府債券之舉,“我們正在密切關注”。他表示:“我不知道中國加緊購買日本政府債券的真實意圖,但日本政府將(同中國政府)緊密合作并研究其意圖。”
日本財務省(Ministry of Finance)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7月份凈買入5,830億日圓的日本證券,高于6月份的4,567億日圓,也高于5月份的7,352億日圓,其中大部分資產是短期日本債券。而1至4月的凈買入額僅為5410億日圓。為2010年以來連續第7個月增持日本金融資產。數據顯示,中國購買日本金融資產的步伐加快,可能令市場對資金流入日益增加將推高日圓并壓低日本國債收益率的猜測加劇。
日本方面認為,中國購入的日本證券絕大多數為日本短期國債,此舉會壓低日本的國債收益率,并推動日圓走高,繼而使日本出口和經濟復蘇受損。
瑞銀證券日本分析師白川浩道稱,中國增持日本國債很有可能推動日圓繼續升值。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主席研究員熊野英生也說,如果外國因某種原因拋售日本國債的話,對日本經濟很危險。但巴克萊資本駐日本首席外匯策略分析師山本雅文認為,中國購買日本短期國債表明只是預期日圓升值的短期策略調整,并非中國外儲資產配置的戰略調整。
而日本媒體對此也發布評論,日本《每日新聞》表示,如果中國大規模持續增持日本國債,會導致日本國債價格上漲,收益率下降,或將引發中長期的日圓升值。《東京新聞》則稱,中國的增持對于日本國債的安全性、平穩化的增強和市場利率的平抑都有積極的作用。而且,中國資本的進入使得中日之間的經濟聯絡進一步加強,意味著兩國在國內資本市場和國際金融交換上的密切度將明顯提升。
分析人士認為,總體而言,日本各界目前最擔心的是,中國增持日本國債會給日圓升值加壓,繼而使日本出口受損。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鑒于日本經常項目賬戶處于盈余狀態,日本并不需要外資流入來幫助其穩定日圓,這是與美國情況大為不同的,同時也是日本不依賴外資購買其國債的主要原因。
與此同時,中國也增持韓國國債,韓國金融監督院(Financial Supervisory Service)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投資者8月凈買入1,473億韓圓(約合1.254億美元)的韓國國債。1-8月中國投資者凈買入2.87萬億韓圓的韓國國債,相當于同期凈買入的債券總額。
在日本媒體表示謹慎歡迎,但擔憂中國的增持會推升日圓持續升值之際。韓國媒體則大呼中國“大舉進軍”該國債券市場是懷有意圖的,擔心韓國市場將仰中國央行鼻息。
中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7月6日表示,中國外匯儲備在逐漸實行多元化戰略。中國一向本著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的原則經營外匯儲備,并在逐漸實行多元化戰略。
(孫海琴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