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保險條款"遲到"一年,保險年限長了兩年

鉅亨網新聞中心


業務員推銷時把保險說得天花亂墜,收益高、無風險甚至隨時可以把保險金取出來,而到了真正取錢的時候卻被告知取3000塊錢的保險金光手續費就要1000元左右。這是市民吉女士購買太平洋人壽保險公司的一款分紅險后遇到的麻煩事。而更讓她無法接受的是,本應在買保險時就拿到的保險條款居然是在她與保險公司的糾紛產生后才被工作人員貼到了保單上,她還發現,自己在填保單時填寫的3年的繳費年限,在保險公司打印的保單上居然變成了5年……

聽信業務員 買了分紅險

吉女士告訴記者,2008年12月6號,她去花園路建設銀行存錢,一位穿著銀行服裝的女工作人員主動上前與她交談,她自稱自己姓鄔,給吉女士介紹一款太平洋保險公司的紅利保險,當時那位工作人員說這款保險“一點風險都沒有,而且利息很高,每年都會給紅利”,吉女士有點動心,便詢問不到投保年限就用錢是否可以提前把保險金取出來,對方回答說“隨時都可以取出來,只不過拿不到足額的紅利”。

吉女士說,見對方說得這么好,她決定投保3000元,3年年限,于是就在一張“個人人身保險投保單(柜臺代理專用)”上填了個人信息,并交納了3000元的保險金,而保單的其它信息都由那位工作人員填寫,她說,她發現那位工作人員在保險繳費年限那里填的是5年,她明確要求改成3年。隨后這位工作人員給了她一份打印好合同,就說可以了。


吉女士說,保險手續辦理完畢后那位姓鄔的工作人員給她留了聯系方式。

取保險金3000 手續費要1000

意外在今年1月份出現。吉女士說今年1月下旬的一天,太平洋保險公司的一位女職員給她打電話說讓她去保險公司續費,吉女士當時就說想把錢取出來,不想續費了,沒想到對方說那樣的話太不合算了,要扣手續費的,而且大約是基本保險金額的30%,也就是1000元左右。

這讓吉女士非常意外,因為當時投保時業務員告訴她隨時可以取錢,而且根本沒提手續費的事,吉女士于是馬上聯系當時向她推銷保險的鄔姓業務員,卻發現她的電話已經是個空號,而她再次仔細查看當時的保單還發現,在保險繳費年限部分,自己當時要求的3年打印出來后居然是5年。

保險條款遲到一年

發現這些問題后,吉女士在1月下旬來到了位于濟南經七緯二的太平洋保險公司,一位女主管說他們只認合同,并說合同上有“現金價值”部分,“現金價值”規定的其實就是提前取錢要扣手續費的事宜,吉女士認為這些內容不僅模糊,而且當時業務員只字未提,于是要求找鄔姓業務員說清楚,但對方卻表示那位業務員離職了,找不到了。

吉女士說,更讓她意外的是,那位主管看了合同和投保單后說還有一份保險條款,她確認當時業務員就給了這些,而那位主管卻找來一份條款,現場粘到合同上了。

“我看了這個遲到的條款開頭特別注明:對合同內容的解釋以條款為準。”她說。吉女士說,經過一番理論,保險公司依然堅持收取手續費,她要求與保險公司負責人直接對話,卻被告知要等到本周五。

保險公司:需要協商解決

2月3日,記者見到了吉女士手中的保險材料,在打印的保單上繳費期限是5年,但在手寫的保單上,繳費年限一欄確有由“5”改成“3”的痕跡;在打印的保單上還有“保單現金價值”部分,上面寫著“第一保單年度末637.00”等,吉女士告訴記者,這些難以理解的表述說的居然就是手續費的問題,如果沒人提醒、解釋,她根本搞不清楚。在保險合同的后面記者看到還有多達10頁的條款,吉女士說,這些條款是前幾天她去保險公司討說法時才被現場貼上去的。

3日上午,記者曾來到位于經七緯二的太平洋保險公司進行采訪,3樓大廳的1號服務區的一位主管接待了記者,她表示,吉女士反映的問題他們已經知道,由于當時為吉女士辦理業務的業務員已經離職,因此好多情況目前無法核實,保險公司方面準備在本周五與吉女士再次協商解決問題的事宜。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