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與企業"走出去"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09年12月31日上午10點整,加拿大多倫多,在一片凝重的氣氛中,加拿大皇家礦業特別股東會議如期舉行。
此次會議,無論對吉林吉恩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恩鎳業"),還是對加拿大皇家礦業來說,都非同尋常--按照議程,大會審議通過了吉恩鎳業以0.80加元/股收購剩余普通股股份。至此,皇家礦業從多倫多證券交易所退市,徹底變成了吉恩鎳業的原料基地。
其實,作為中國企業第一次按照加拿大市場規則以私有化為目的,成功收購一家加拿大上市公司海外礦產資源。值得深思的是,這樁并購案背后,并不僅僅是全球金融危機為中資企業帶來的海外發展"抄底"機遇,更有來自中國銀行獨特貿易融資解決方案的巨大支撐--
當吉恩鎳業因無法獲得資金而令收購談判陷入結局時,中行總分行聯動,"內保外貸"的快捷資金解決方案,令其迅速拿到了1.8億加元銀行保函;當市場驟變,吉恩鎳業不得不延長要約收購期并提高收購價格時,中行多倫多分行提供的授信產品、并購咨詢及整體資本運作,又使其短時間內達到國際收購慣例要求……歷時6個月的吉恩鎳業收購皇家礦業項目最終劃上了完美的句號。
其實,中資企業"走出去"的成功案例不勝枚舉,吉恩鎳業并購案不過是其中之一。然而,在中國進出口形勢極為困難的2009年,這個案例就顯得格外不同。正是由于中國銀行主動應對經濟金融環境變化,充分發揮在國際結算及貿易金融領域優勢,憑借產品創新提升核心競爭能力,不僅為外貿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也迎來了自身業務的大發展。
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銀行集團累計完成國際結算業務量達1.43萬億美元,繼續位居全球銀行業第一。其中,內地機構國際貿易結算量約6400億美元,跑贏外貿大市,市場份額接近30%,穩居國內同業首位。
創造獨具特色解決方案
應該說,吉恩鎳業并購案清楚地勾畫出動蕩的國際金融格局下,我國"走出去"企業呈現出的新特點,即越來越多重大"走出去"項目的成功實施背后,往往都有配套的獨具特色的金融服務方案,而僅提供單一的產品或簡單的服務已遠遠不能適應企業的需求。
為適應這些變化,近年來,中行不斷探索,拓寬創新思路,豐富產品組合,優化產品結構,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不斷提升產品服務核心競爭力。
目前,中行的金融產品由以往單純的融資、賬戶管理、結算支付等基礎性金融業務,向更高端和結構復雜化的產品需求過渡。針對企業不同特點,大力發展國際銀團、項目融資、海外現金管理、供應鏈融資、外匯理財等業務。而服務方式,也由單筆交易或某些產品,轉到側重為企業提供一整套金融服務方案和長期的、全流程的服務支持。
數據顯示,2009年,中行內地機構本外幣貿易融資發生額和余額實現快速增長。其中,外幣貿易融資發生額較上年增長近六成,年末余額同比增長近兩倍,余額市場份額大幅領先國內同業;人民幣貿易融資發生額較上年增長超過85%,年末余額同比增長近160%。
與企業一起"走出去"
在企業收購前期,銀行參與企業談判,為企業設計融資方案和合同條款,隨后提供資金支持;在經營過程中,則幫助企業規避利率、匯率風險和資金管制風險、經營風險--用中行國際結算業務的"行話"說,這就叫做"與企業一起 走出去 "。
2008年11月10日,美國第二大電子產品零售商電路城(CircuitCity)宣布申請破產保護,龐大的債主名單也隨之浮出水面:惠普、三星、索尼等國際著名公司,幾乎無一幸免。
然而,令人關注的是,曾與電路城有密切合作關系的中行兩大重點客戶,卻通過敘做出口保理,成功地躲過一劫。
2007年初,中行先后接受上述兩家公司委托,針對電路城的應收賬款,向兩家美國進口保理商提出敘做出口保理業務的申請,并獲得巨額保理額度。然而,2008年初,電路城經營狀況開始惡化,進口保理商隨即做出風險預警,并于當年6月30日終止了保理額度。
值得一提的是,中行及時向兩家客戶通報信息,讓企業調整銷售策略,其中一家公司終止了對電路城的銷售,另一家則改變了結算方式,要求電路城開立信用證。當年8月,在進口保理商的積極配合下,兩家公司如期回收了保理項下對電路城的所有應收賬款。
不過,事情并未就此完結。按照美國破產法的有關規定,對于企業破產前90天內所做出的債務清償,都有可能被撤銷,電路城已做的付款必須被退回。而經查,我方一家企業有3單發票約200余萬美元的應收款恰在追償期內,這使企業萬分緊張。
經過充分溝通,進口保理商確認,按照《國際保理業務通用規則》以及與中行簽署的國際保理協議,其應履行保理業務項下擔保付款的義務,并將直接付款給電路城的破產清算機構,而客戶則無須退款。我方企業最終成功地規避了這場風險。
積蓄優勢占先機
可以說,在打造"全球最佳貿易金融銀行"戰略發展目標之下,中行將全球網絡、貿易金融、產品、服務及品牌等方面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這不僅令其在2009年贏得了企業的信賴和贊譽,更令其在新的業務領域中撥得頭籌。
2009年7月6日上午,中行上海市分行收到中銀香港匯來的首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款項。以此為開端,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在上海隆重啟動。
此后,作為首批試點行之一,中行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揮了主渠道作用。短短半年時間,中行相繼在上海、廣東、深圳等試點地區,以及香港、澳門以及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巴西、俄羅斯、南非、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辦理了當地首筆跨境貿易人民幣業務,取得了先發優勢。
截至目前,中行境內各試點行共辦理業務近300筆,總金額突破60億元人民幣,市場份額、業務筆數、涉及企業數量等均居國內同業首位。各境內行已同40余家海外參加行簽訂了代理清算協議,與40%的試點企業確定了主報告銀行的合作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中銀香港和中行澳門分行作為中國人民銀行指定的香港和澳門地區唯一人民幣清算銀行,大力推動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為海內外客戶提供便捷的跨境人民幣服務。目前,中銀香港以清算行和參加行的身份辦理相關業務800多筆,金額約110億元。同時與80多家銀行同業簽署代理清算協議,為當地6500多家企業開立人民幣賬戶,在香港地區市場份額位居第一。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