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棕櫚油9日漲至15個月來高位
鉅亨網新聞中心
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9日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上漲,并創15個月來高位,因拉尼娜氣候將損害棕櫚收獲擔憂加重,且俄羅斯干旱天氣導致全球谷物供應量下滑。
綜合媒體8月9日報道,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9日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上漲,并創15個月來高位,因市場擔憂拉尼娜氣候將損害棕櫚油產區的收獲,且俄羅斯干旱天氣導致全球谷物供應量下滑。
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10月交割的棕櫚油期貨價格上漲70林吉特,收盤于2,731林吉特(約合869美元)/公噸,漲幅達2.6%,并創該合約2009年5月13日以來新高。
大連商品交易所中,5月交割的大豆油期貨合約漲174元至8,286元(約合1,225美元)/噸,漲幅達2.1%,并創2008年9月以來新高。
俄羅斯公布的谷物暫停出口禁令促使小麥價格6日上漲至23個月來新高,因干旱天氣將導致俄羅斯谷物減產,同時洪澇災害將損害加拿大等地油菜籽作物生長。馬來西亞氣象局(Malaysian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近期稱,馬來西亞棕櫚油主產區可能將因拉尼娜氣候在11月與12月出現洪澇,并因此可能會導致棕櫚油減產。
中國糧油商務網(China Cereals and Oils Business Net)分析師曹惠民(音譯)稱,洪澇及干旱等全球不良天氣大環境促使市場對全球谷物供應的擔憂升溫。
印度食用油進口公司Godrej International Ltd董事Dorab Mistry近期表示,受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下滑,以及不良天氣損害歐洲與加拿大地區油菜籽作物生產因素影響,預計棕櫚油價格近期將需漲至3,200林吉特/噸才能平抑強勁的市場需求。
棕櫚油期貨迄今已從7月7日的7個月低位反彈20%,因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及印尼等多個亞洲國家將在第三季度出現大量節日,從而提高食用油需求,同時棕櫚油期貨價格也在追隨原油、大豆及股市漲勢。
市場監測機構Intertek在7月31日公布稱,馬來西亞7月棕櫚油出口月比增長4.4%至1,412,300噸。另一監測機構瑞士通用公證行(Societe Generale de Surveillance)稱,馬來西亞7月棕櫚油出口月比增長4.7%至1,402,317噸。
馬來西亞棕櫚油委員會10日將公布馬來西亞棕櫚油7月出口、生產與庫存數據。
印度商品經紀公司AnandRathi Commodities Ltd在客戶報告中稱,目前不良天氣在全球氛圍內似乎在躲迷藏,其中部分地方雨量過多,而其他部分地區則十分干旱,該公司還預計棕櫚油價格將首次上漲至2,800林吉特/噸,之后上探3,000林吉特高位。
據彭博數據顯示,12月CBOT大豆油期貨上漲2%至42.96美分/磅,并創2008年10月以來的日內高位,并將大豆油對棕櫚油溢價區間自6日的84.14美元/噸收窄至78.37美元。
芝加哥交易所集團(CME Group Inc.)10月交割的棕櫚油期貨合約漲3.8%至869美元/噸,并創該合約5月開始交易以來的的價格新高;該合約與馬來西亞棕櫚油基準價格掛鉤。
(李軍偉 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