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力度加碼,A股重壓下再尋底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影響短期市場的兩大風險因素——房地產調控以及歐洲債務危機尚未明朗以前,A股市場的弱勢整理格局,還難以發生根本性改變。”平安證券策略分析師李先明直言。
6月7日,A股早市大幅跳空低開,上證指數一度跌穿2500點整數關。當日上證指數收報2511.73點,跌1.64%;深證成指收市報9992.67點,跌1.91%。深滬兩市全日共成交1441億元,較6月4日放大近兩成。
當天,A股市場冰火兩重天,中小板、計算機、創業板板塊繼上周五(6月4日)之后仍有較大資金凈流入,而權重板塊的房地產、銀行、煤炭石油、鋼鐵、券商資金集體凈流出。
繼上周國稅總局發文要求對“土地增值稅從嚴清算”后,周末住建部、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發出通知,明確對于二套房的認定不僅要以家庭為單位,同時執行認房又認貸的嚴厲政策。顯示針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繼續深入,調控力度依然沒有減弱跡象。
與此同時,上周美國勞工部公布了備受市場關注5月份非農就業報告,結果令投資者失望。加上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向匈牙利蔓延,打擊歐美股市上周五大幅跳水。美股道瓊斯指數收跌3.15%,創近4個月以來的收市新低;追蹤整個歐洲股市的歐洲斯托克600指數也下跌了1.8%;紐約匯市歐元兌美元匯率四年來首次跌破1歐元兌換1.20美元的重要關口,歐元兌美元匯率一度跌至1歐元兌換1.1956美元,再度刷新四年低點。
“流動性緊縮是本輪市場調整的導火索,而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持續深入則是當前市場調整的主要動因。”長江證券研究部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李冒余表示。
流動性趨緊難逆轉
日信證券分析師徐海洋稱,資金面緊張的問題已經出現并延續了一個多月時間。從5月以來,貨幣市場拆借利率急劇升高,已經達到2008年底金融危機爆發時期的水平。如質押式回購隔夜利率則從5月4日的1.4042%、5月26日的 2.1302%,升至區間最高點6月2日的2.7576%,隨后又逆轉急下,6月4日下跌了64個基點至2.0996%。
“盡管短期資金市場流動性緊張的局面得到緩解,但在外匯占款少增、銀行系統可貸資金匱乏、大行集中繳稅以及公開市場連續凈回籠等外部因素綜合作用下,市場流動性結構性緊張的局面難以根本好轉。”徐海洋強調。
興業證券研發中心研究員張憶東稱,同樣,美元升值對全球資本市場也會產生緊縮效應。從歷史上看,全球經濟從危機中復蘇后,在經濟正常化過程中,資本大規模回流美國往往會引發美國股市以外其他市場的大幅波動。
“TED利差持續走高,顯示全球流動性面臨收縮壓力。”李先明表示。TED利差被視為國際金融市場最重要的風險衡量指標,TED利差越大,顯示市場資金越涌向國債市場以規避商業機構破產或債券違約的風險。
此外,6月4日晚,《農行(A股)首次公開發行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以下簡稱申報稿)在證監會網站上正式公布,明確了發行的股數,A、H股發行比例以及發行的規模。
“在弱勢市場中,大盤股對資金面的需求仍然會成為指數運行的巨大壓力。”東北證券分析師沈正陽指出。
當前,銀行股PB估值在1.9倍左右,已經與2008年金融危機階段趨于一致。如果農行以1.6倍發行的話,屆時將對已經建立起來的金融危機估值參照系產生沖擊。
國信證券分析師黃學軍認為,農行發行定價在當下低迷市場具有較強的影響力。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如同蹺蹺板,如果一級市場高價發行,意味著二級市場趨向于瘋狂,從中長期看,后市調整的概率加大。反之亦然。
考驗A股承受力
“6月11日即將公布的5月份中國經濟數據也不容樂觀,投資者對于國內經濟下滑以及央行收緊貨幣政策的擔憂隨之升溫,種種不確定性令A股市場面臨沉重壓力。”東海證券分析師董高峰表示。
張憶東稱,對于經濟數據下行引發的市場反應,當前市場有兩種邏輯。看多的邏輯是,政策調控壓力減小或者政策轉為呵護;看空的邏輯則是,經濟下行,盈利預測下調,甚至放大為二次探底。
“未來經濟增速回落與通脹走高的矛盾,將繼續考驗管理層的智慧和A股市場的承受能力。”徐海洋認為。
“如果說此前市場通過股價下跌反映了上述政策、經濟面的不利預期,那么,我們仍有理由判斷市場還沒有對未來上市公司盈利下滑的預期給予充分反映。”徐海洋指出。
據今日投資2010年5月基金經理調查顯示,基金經理對全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長率的平均預期為10.15%,分別較3月份和1月份調查時下降6.15和10.35個百分點。
但WIND數據顯示,目前券商研究報告對2010年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長的預期仍在30%以上。
“如果經濟增速下滑帶來賣方下調盈利預期的趨勢,那將成為市場新的不可承受之重。”徐海洋表示。
張憶東也認為,當前,市場股市對政策的擔憂,已轉變為對經濟的擔憂。因此,上市公司盈利預測下調是需要防范的風險之一。
李冒余稱,在他們對于實體經濟的觀察中,下游的可選消費品行業庫存較高,而如果房地產新開工無法持續的話,中游可能會面臨較大的二次去庫存壓力。當前,工程機械行業庫存上升的勢頭已經顯現,鋼鐵價格的下調所釋放出來的信號也值得注意。
“屆時,庫存周期的運行將會是股指運行的另外一個壓力,而這種壓力在現階段還沒有真正體現。”
李冒余強調,當前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效應還沒有真正顯現。他們近期調研樓市發現,并不是全如媒體報道,市場哀鴻遍野。恰恰相反,高端樓盤仍然旺銷、二手房房東依然強勢;如果政策放松,價格一定會出現報復性反彈。這也是其認為地產調控政策會持續并可能會更加嚴厲的一個原因。
李冒余表示,二手房認定政策的嚴厲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上周國稅總局發布《關于加強土地增值稅征管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核定征收率原則上不得低于5%,這也遠超房地產企業的預期。
如果本次嚴格執行核定征收底線,將會大大提高企業歷史遺留項目的清算成本,目前看似資金充裕的房地產企業可能會很快面臨資金吃緊的局面。
事實上,在港上市的內資房企進行的高成本融資已經顯現出房企資金面的不寬裕,而這種資金面的不寬裕在未來可能會有一個集中顯現的時間段。
“目前來看,國內經濟面的整體壓力仍然較大,且短期沒有明顯好轉的跡象。對應經濟面的需求回落,是政策調控中更加艱難的兩難選擇。尤其在今后1-2個月時間里,政策制定可能進退維谷,市場難以形成統一預期,進一步加大了A股市場的不確定性。”徐海洋表示。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