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基金又現密集發行潮

鉅亨網新聞中心


雖然目前新基金發行較多,但不大可能出現2007年下半年那種由新發基金的巨額資金入市推動的股市接力上漲的行情。

市場正迎來基金史上最大的發行潮。近期新基金發行頻破歷史紀錄,基金發行規模也在迅速擴大。

打破多項紀錄

基金發行冷熱是近年測量A股人氣的有效指標。進入11月,新基金發行明顯加速。11月1日,可謂史上最密集的基金發行日,8只新基金同時發行,另有12只新基金在募集期。加上11月3、4日又有3只新基金開始發行,一周共有23只新基金同時在募集。包括股票基金、QDII基金、債券基金、ET F及其聯接基金等多品種基金同時上柜。


基金發行歷史上的多項紀錄被打破。其中,11月1日當天有8只新基金同時首發,打破了今年5月24日有6只新基金開始發行的紀錄。

11月第一周共有23只新基金同時在發,打破了2008年5月19日至5月23日一周有20只新基金發行的紀錄。

還出現了一家基金公司旗下兩只新產品同期、同渠道發行。銀華基金旗下的抗通脹主題、信用雙利同時在建行發行。

債券基金在股市大漲時仍受追捧,這在以往較為少見。原定于11月19日結束發行的易方達歲豐添利債券基金,僅發行3天即提前結束募集。由于投資者認購踴躍,該基金3天募集金額近27億元。基金管理人認為,根據當前市場情況債券基金應控制合理規模。

今年下半年以來,基金發行不斷提速。證監會網站統計數據顯示,今年7月公布新基金審批情況以來,截至10月22日,已經有53只新基金的募集申請獲得證監會受理。

基金看好后市

在股指沖破3000點后基金集中發行,是否意味著基金更看好后市?基金倉位的提升或許是基金看好后市的佐證。

從倉位測算的結果來看,10月25日至10月29日,各類型基金平均倉位均有所上升,去除由于大盤變動引起的被動增減倉因素后,各類型基金在此期間表現為主動性增倉,基金倉位再創高位。

而從基金公司平均倉位看,選擇增倉基金公司數量遠遠大于選擇減倉的基金公司數量,前五大基金公司倉位均有所增加。其中,華夏基金平均倉位上升0.61%,易方達基金平均倉位上升

1.75%,嘉實基金平均倉位上升0.70%,博時基金平均倉位上升4.28%,南方基金平均倉位上升 1.73%。

“當前背景下全球經濟復蘇趨勢并沒有改變,未來10年國內經濟高速增長的狀態仍可持續,并將為投資者帶來較好的投資機會。”建信基金表示。

中郵基金認為,2011年初通脹壓力將卷土重來,并將在2011年中期達到高點。在經濟復蘇和通脹預期增強的背景下,有業績支撐的股票是資產配置的首要選擇。在匯率方面,因國內通脹壓力的持續、企業成本和勞動生產率的上升,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升值將更多通過名義匯率升值體現。預計未來12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升值5%是大概率事件,而升值將會帶來新一輪牛市行情。

抗通脹成主題

由于通脹壓力越來越大,不少新基金將抗通脹作為投資主題。如,銀華抗通脹主題基金(LOF)以及國聯安大宗商品ETF及聯接基金。

友邦柏瑞量化先行基金經理卞亞軍認為,未來中國將面臨中長期通貨膨脹壓力。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中國的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就業人口的增量將呈現趨勢性變化。今后幾年更有可能呈現出結構性勞動力短缺局面。一方面,較低的失業率為較高的通脹率提供了可能和容忍度;另一方面,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與物價的上漲構成螺旋式推動效應。

二是農產品價格可能持續上漲,從而帶動物價水平的持續上行。為應對城市中低收入居民因農產品上漲而帶來的負面影響,財政補貼或其它變通形式的補貼可能會出臺。

三是發達經濟體采取持續寬松的貨幣政策,這無疑將成為中期物價上行的溫床。

卞亞軍表示,如果僅考慮中短期,又假定沒有新增因素,結論仍然是通脹水平高。僅僅由于基期的原因,明年就將會有部分月份的CPI、PPI數據要創出近年新高。

就通常意義上講,卞亞軍認為,通脹對股市的作用不可一概而論。在某些情況下,如通脹初期到加息周期前半段,通脹會成為大盤及相關大盤藍籌股上漲的催化劑;而在另外一些情況下,如持續的、猛烈的政策緊縮,通脹又會成為大盤及相關大盤藍籌股加速下挫的催化劑。

華商基金投資總監孫建波也有相似觀點。他認為,在一個經濟減速壓力不大而通脹壓力比較大的背景下,不排除年內再次出臺減少流動性的有關政策的可能,中國可能已經進入了一個加息周期。

他認為,這一趨勢將是后期影響股票市場的最大風險,“通脹無牛市,除了少數行業將因此受益,對多數企業來說,通脹都會給其造成成本上的壓力。”

卞亞軍表示,在通脹的大背景下,未來幾年通脹主題板塊都會有階段性而非全盤性的行情。在通脹主題的推動下或者基于估值提升、流動性推動等其它原因,其它藍籌板塊也會有一定程度的階段性行情。

孫建波表示,對于中國復雜的市場,無論市場是處于牛市還是熊市,結構性投資機會始終存在,新的投資主題將隨著社會經濟熱點的變化而不斷涌現,同時與宏觀經濟運行規律密不可分的行業輪動現象也會非常明顯。新發行的基金要以多種投資策略靈活地把握市場中的熱點和投資機會。

嘉實主題基金經理鄒唯表示,中國經濟已經成長為大國經濟,當前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時點,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升級帶來的投資機會層出不窮,并且突破了行業和區域的界限,相應的主題將逐漸呈現出較為清晰的投資機會。

在投資機會上,鄒唯長期看好大農業和節能減排兩大主題。除了基于農產品價格的長期上漲趨勢而看好大農業主題外,節能減排主題則是符合“十二五”規劃中對中國“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節能降耗的要求,符合未來較長階段的政策導向,是頗具生命力的主題。但在投資中需關注各主題中的細分行業可能出現的分化表現。

較難助推行情

新發基金的募資入市能否對目前的A股行情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有分析認為,這些處于募集期的23只基金中,有7只為債券基金,3只為QDII基金,只有13只為偏股基金。從新發基金的募集規模的規律來看,只有業績好、管理資金規模大、有較強的客戶基礎的明星基金公司(如華夏、易方達、嘉實等),或是有大銀行作為股東的銀行系基金公司的產品,才能募集到較大規模的資金。

在13只偏股基金中,只有廣發行業領先有可能募集較多資金。更何況,在第三季度,股票方向基金中,配置混合、股票型、偏股混合均表現為凈贖回,贖回比例分別為5.46%、4.87%和2.30%,僅指數基金在三季度份額略有增長。

同時,三季度188只股票型基金平均倉位為86.39%,154只標準混合型基金平均倉位為74.81%,分別比上季末提高了11.24和10.13個百分點,基金可加倉的資金非常有限。

因此,雖然目前新基金發行較多,但不大可能出現2007年下半年那種新發基金的巨額資金入市推動的股市接力上漲的行情。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