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一對多專戶產品成立數量不斷減少

鉅亨網新聞中心


由于投資上限、業績不理想等因素的存在,一對多專戶產品運作半年以來并未體現出明顯優勢,因此新成立的產品數量不斷減少。

據證券時報3月8日報道,不久前被熱捧的一對多正逐漸降溫,新成立的一對多產品日漸稀少。據了解,一對多業務起步后困難不少,一對一專戶業務似乎更受基金公司青睞。


據上海某基金公司專戶管理人透露,管理一對多經常會遇到投資超限等問題,使投資失去靈活性。他表示,“專戶投資的復雜不僅來自于客戶多元化帶來的需求多樣化,投資受到的限制也很多。”

據悉,證監會在2010年5月發布的《關于基金管理公司開展特定多個客戶資產管理業務有關問題的規定》第十六條規定,單個資產管理計劃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其市值不得超過該計劃資產凈值的10%;第十七條補充說明,因證券市場波動、上市公司合并、資產管理計劃規模變動等資產管理人之外的因素,致使資產管理計劃投資不符合第十六條規定的比例或者資產管理合同約定的投資比例的,資產管理人應當在10個交易日內調整完畢。

根據這些規定,專戶投資經理在選股的過程中不斷遭遇投資比例上的瓶頸。而一對多業務注重選股并經常重倉出擊看好的個股,“一旦遇到漲停,重倉股很可能逾越10%的持股上限,這樣就要被迫調整持倉,難免影響投資收益。”一位專戶投資經理無奈表示。

除了投資上受限外,經過近半年的市場考驗,一對多業績并未顯示出優勢。

雖然一對多產品發起設立的時間不同,但多數產品的凈值維持在1元左右,個別優秀者在1.2元附近。而前期對這類產品的宣傳,基金公司大多打出了“靈活、風險可控、追求絕對收益”等口號,事實證明其業績并沒有想像中樂觀,這是一對多發行難的關鍵所在。

一對多的同質化問題也被市場詬病。目前一對多產品集中在固定收益型和靈活配置型產品上,缺乏多元化的風險與收益匹配風格產品,也是其發行難的一個原因。北京一家較大型基金公司的人士表示,“公司在重新思考一對多的定位問題。”

一對多路難行,基金公司開始重新關注一對一業務。部分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相比之下,現有規定對一對一的單個投資組合無特殊限制,投資相對要靈活一些。”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有關人士承認,“公司一對一業務簽約情況比一對多樂觀,發展速度也更快。”

(嚴洲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