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四川地震災區145萬戶農房基本重建完成

鉅亨網新聞中心


統計顯示,在汶川地震兩周年即將到來之際,四川地震災區145萬余戶農房基本完成重建。

據新華社5月10日報道,2008年5月12日,一場震驚中外的汶川8.0級特大地震,讓四川地震災區農房毀損嚴重,上千萬人無家可歸,加之余震等因素,四川共有145萬余戶農房需要重建。

2010年5月8日,來自四川省政府的最新統計顯示,全省原核定需重建的126.3萬戶農村永久性住房,去年底已全部完成;因余震等因素新增的19.6萬戶重建農房已完工99%。

在汶川地震兩周年即將到來之際,四川地震災區145萬余戶農房基本完成重建。這就是中國速度,也是災后重建以人為本、民生優先的最有力證明。


“現在,走進四川災區,最漂亮的是農房,最堅固的是學校,最現代的是醫院,最滿意的是群眾。”這是一名普通網友對災后重建的評價。這句話也被四川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葆,引用到了全省災后重建現場會的講話中。

如今,在汶川、在青川、在北川,所到之處,那曾經是一片廢墟的大地上、山野間,一棟棟、一排排各具特色的嶄新農房,像青草一樣頑強地“生長”出來,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足以讓任何一位重訪災區的人有時空錯位之感。

更為重要的是,四川災區的農房重建不是簡單的原樣恢復,而是在農村建設中首次大面積引入規劃指導,適度超前建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不論是抗震設防標準等硬件設施,還是風貌、品位等軟件環境,都較之震前猶如脫胎換骨般的大幅提升。

汶川地震震中映秀鎮中灘堡村,曾經被大地震蹂躪得支離破碎,而如今,一個融合藏羌民族特色與歐洲風情的旅游小鎮已初具規模。保羅·安德魯、貝聿銘、吳良鏞……許多世界級建筑大師這里都有設計作品;橡膠隔震支座、阻尼消能減震器、輕鋼結構……世界上最先進的抗震減災科技,在這里得到集中應用。

按照重建設計規劃,在不久的將來,映秀將不再僅僅因是震中而聞名,而是會建成一個抗震技術博物館和防震減災示范區而享譽世界。“地震后很多村民都在議論,這里還能不能住人。后來,看到來了多位設計專家,房子都是按照8級地震設防建造的,而且修得這么漂亮,現在趕我走我都不愿離開。”村民唐懷亮笑著說。

四川災區群眾絕不會忘記,不論是地震之初,還是災后恢復重建中,胡錦濤、溫家寶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深入災區視察指導重建工作,國家科學制定了災后重建總體規劃,出臺了包括農房重建補助等一系列支持重建的政策措施,大大增強了災區群眾重建美好家園的信心和動力。

四川災區群眾會永遠銘記,全國人民的無私援助、傾力支持,特別是18個對口援建省(市)的援建者千里迢迢來到四川,視災區為故鄉,視災區群眾為親人,給予災區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智力支持,將發達地區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管理模式,在災區推廣傳遞、培植生長。

四川災區群眾也沒有在大災面前怨天尤人,而是把黨中央、國務院和全國人民的關心與支持,化為無窮動力,不等不靠,自力更生重建家園。“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的困難能戰勝!”這兩幅出自青川縣棗樹村、在災區廣為流傳的標語,生動展現了災區群眾永不向命運低頭的自強精神與沖天豪情。

(程笛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