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9月期市成交環比大降 期指成“拖油瓶”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中國期貨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9月全國期貨市場交易規模較上月有所下降。主要受期指成交額下滑拖累,9月份全國期貨市場交易金額下降了78%。監管層為抑制股指期貨的過度投機而相繼出臺的多項措施,無疑是中金所乃至整個期貨市場遭遇的“緊箍咒”。


從上期所、鄭商所、大商所三大商品交易所數據看,鄭商所成為唯一一家成交量、成交額環比增長的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9月份成交量為9501.38萬手,成交額為2.81萬億元,分別占全國市場的34.38%和19.97%,同比分別增長41.89%和22.01%,環比分別增長4.70%和13.81%。上海期貨交易所9月份成交量為8485.33萬手,成交額為5.16萬億元,分別占全國市場的30.71%和36.64%,同比分別下降5.16%和8.77%,環比分別下降12.94%和10.5%。大連商品交易所9月份成交量為9354.06萬手,成交額為3.47萬億元,分別占全國市場的33.85%和24.61%,同比分別增長38.04%和1.48%,環比分別下降11%和10.75%。

從9月末全國期貨市場總持倉量的環比增長情況來看,除了中金所持倉量為11萬手,環比下降32.26%之外,其余3家交易所均環比增加。其中,上期所持倉量為300萬手,環比增長3.76%,鄭商所持倉量為200萬手,環比增長4.90%,大商所持倉量為460萬手,環比增長16.90%。從四交易所持倉量單邊占比來看,鄭商所占47%,上期所占31%,鄭商所占21%,而中金所只占1%。

9月份股指期貨成交數據公布后,毫無意外,符合此前市場預期,成交額環比下降近95%。9月中金所成交量為293.3萬手,成交額為2.6萬億元,分別占全國市場的1%和18.7%,同比分別下降83.7%和79.8%,環比分別下降93.91%和94.85%。

業內人士表示,9月期指交易規則修改后,期指市場萎縮嚴重。特別是9月7日,中金所調整期指日內開倉限制標準,限制在10手之內,並將非套期保值持倉交易保證金標準提高至40%,這對市場成交量影響巨大。9月份期指成交金額不足中金所期指上市以來成交額最高峰——今年6月份88.6萬億元的3%。

方正中期研究院院長王駿認為,9月份全國期貨市場交易規模的進一步下跌還有交易日減少的原因。抗戰勝利日期貨市場休市和中秋、國慶長假前的資金離場均影響了9月份我國期貨市場的交易。

基於9月份期市的慘淡景象,市場人士紛紛表示應盡快恢復股指期貨正常交易。有分析認為,股市已經恢復正常交易,股指期貨40%的高保證金率和每日10手的開倉限制已經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大幅提高股指期貨的交易保證金,在股市急速下跌的時候起到了延緩股指走低的作用,但沒有了股指期貨的資金海綿作用,原本在股指期貨中逗留的資金並沒有進入股市購買股票,而是進入了債券市場興風作浪。經過了股市自己的價值修復之后,現在已經進入了穩定交易時段,既然股市的劇烈波動已經過去,股指期貨也應該恢復到正常狀態,長期保持40%的高保證金率及每日10手的開倉限制,將會引發新的負面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