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國產化呼聲高
鉅亨網新聞中心
從整個金融IC卡的制造環節來看,芯片是最為核心的環節。考慮到國家金融安全,有關部門正在呼吁采取與第二代身份證芯片類似的做法,實施金融IC卡芯片全部國產化,這樣一來,國內上市公司大唐電信、晶源電子、國民技術等幾大芯片廠商將會明顯受益。
國家金卡辦主任、中國信息產業商會執行會長張琪此前就呼吁,考慮到國家安全,金融IC卡應該盡量實現芯片國產化。“無論是信息化應用還是建設,必須立足于國內自己的產業,以本國產業為主,芯片化進程一定要立足于國內芯片產業,也一定要考慮國家安全,這是國家利益所在。”
北京同方微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葛元慶也表示,金融IC卡主要采用CPU芯片,具有獨立運算、加解密和儲存能力,芯片是最為核心的,有關部門應該站在國家金融安全的角度,來鼓勵推動芯片國產化。
業內更愿意將金融IC卡芯片與第二代身份證芯片相提并論,二者都涉及到國家安全,在最為核心的芯片環節實現國產化,對整個產業和國家安全都是有利的。
事實上,目前在金融IC卡芯片方面比較突出的幾家芯片公司,也是過去幾年在第二代身份證芯片市場占據主要份額的公司,如大唐電信旗下的大唐微電子、晶源電子控股子公司同方微電子、中電華大、復旦微電子以及新進入者國民技術。
國外芯片廠商主要是恩智浦、三星電子等公司,恩智浦在智能識別領域居全球領先地位,三星電子智能卡芯片出貨量排名全球第一。
金融IC卡能夠處理復雜數據,可以在社保、醫療、交通等領域使用,在當前各行業提升服務能力的大背景下,這種跨行業的運用正在國內持續升溫,對于中國13億人口來說,金融IC卡應用于任何行業都對應著龐大的人口基數,市場空間巨大。
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要求社保卡加載金融功能之后,衛生部日前也發布《居民健康卡管理辦法(試行)》。衛生部副部長尹力提出,居民健康卡將逐步統一現有的新農合一卡通和就診卡、免疫預防接種證,同時具備身份識別、電子病歷和費用結算等功能。
隨著信息化建設的加快,社保、醫療、交通等行業加載金融功能的需求會越來越多,金融IC卡芯片市場空間也更為廣闊。社保部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到2015年全國社保卡發行量將達到8億張,按照芯片單價10元計算,未來幾年的芯片市場空間約為80億元。
不過,芯片廠商最為看重的還是我國已經發行的28億張存量銀行卡,如果全部更換成金融IC卡,按照每張芯片10元測算,對應的市場空間是280億元。
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國內幾家芯片公司的研發能力差距不大,芯片設計、COS開發和個人化制作等環節是社保金融IC卡的核心技術,我國可以自主完成,而模塊封裝和卡片封裝等環節不是核心,一般都可以外包完成。
東興證券分析師表示,此前市場較為擔心的是社保IC卡和金融IC卡芯片市場巨大,而國產比重較小。目前看來,國產化程度有可能像第二代身份證一樣做到100%,而且,國內芯片公司的技術和產能均不是問題,如果參照第二代身份證的市場份額分配,估計每家企業能夠獲得20%左右的市場份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