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重組后復牌暴漲286% 大股東火線減持ST申龍
鉅亨網新聞中心
苦等三年的ST申龍(600401)終于在2月17日恢復上市,復牌首日暴漲286.33%。終于迎來一線曙光的ST申龍,卻在復牌后的幾個交易日內連續遭到大股東減持3748萬股,共計套現2.96億元。
三度重組終修正果
資料顯示,ST申龍自2003年9月24日起掛牌上交所,后受到全球金融危機、行業政策、債務負擔過重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公司陷入經營危機。2006年至2008年期間,ST申龍連續虧損,其中在2008年度,虧損額高達1.58億元,并最終在2009年4月2日起被上交所暫停上市。
此后的ST申龍做出了不少努力,先是通過調整主導產品結構,提高了產品的綜合毛利率,銀行借款利率的下調,使得財務費用同比下降。200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6億元,同比減少額為3951萬元,同比下降9.51%。營業虧損1790萬元,同比減少虧損1.59億元。其中,營業成本減少5085萬元、管理費用減少488萬元、財務費用減少2604萬元、資產減值損失減少9405萬元、投資收益增加2307萬元、營業外收入增加6292萬元。
后又通過政府補貼、投資等方式實現扭虧,并在2009年全年實現凈利潤1217萬元,同比增加2億元。實現凈資產收益率為11.48%,同比增加177.37個百分點。
2010年,ST申龍在營業利潤虧損1901.07萬元的情況下,再度依靠政府3500萬元的補貼扭虧,最終實現凈利潤828.9萬元。
與此同時,ST申龍的重組之路也是一波三折。2008年11月24日,公司與資本大鱷闕文彬所參股的陜西煉石礦業公司進行重組,后因重組方資格和重組條件必須取得銀團參貸行的一致同意。在2009年3月9日征詢過程中未能達成一致意見而最終被擱淺。
2009年10月23日,ST申龍再度發布與江蘇陽光(600220)置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第二次重組計劃。后因中國房地產行業政策發生較大變化,而給重組帶來了諸多的不確定性,最終在2010年3月再度擱淺。
2010年10月,公司再度謀劃了第三次重組。按照計劃,ST申龍將所有資產及負債,全部出售給申龍創業,評估結果作價2.79億元。同時,ST申龍還以3元/股的價格向海潤光伏全體股東發行7.78億股,換股吸收合并海潤光伏。
歷時三年的三次重組終于讓ST申龍迎來了曙光,今年2月17日,公司股價開盤立刻暴漲349.6%,最終報收10.74元/股,漲幅達286.33%。
大股東套現不猶豫
2月22日,ST申龍在僅復牌一天后,就限售流通股解禁和大股東解除股份質押發布公告,再次牽動投資者敏感的神經。
23日,ST申龍再發大股東減持公告,稱公司22日收到申龍創業的書面通知,申龍創業自2月17日至21日期間通過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累計減持ST申龍948.04萬股,以均價11.04元來計算,約套現1.05億元;22日以10.58元的價格折價10%,通過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減持2800萬股,套現2.96億元,累計減持3748.04萬股,套現3.01億元,占ST申龍總股本的3.62%。
此次減持前,申龍創業持有公司股份9017.6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8.70%;減持后申龍創業仍持有公司股份5269.6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08%。
據了解,ST申龍的大股東申龍創業曾在2010年6月將所持有的9017.68萬股質押給了農業銀行(601288)江陰支行,作為江蘇陽光集團的擔保質押。今年2月15日,就在ST申龍恢復上市的兩天前,申龍創業解除了質押,此次減持可謂有備而來。
深交所大宗交易數據顯示,申龍創業在22日減持的2800萬股,是通過華泰證券(601688)總部進行的減持,成交價為10.58元/股,較早前的減持折價近10%。
此外,在ST申龍的股東名單中,還可謂眾星云集,除了早前第一次重組所出現的資本玩家闕文彬外,還包括部分牛散持股199萬股的第三大股東汪六生、持股96萬股的第五大股東梁鐵玉、持股90萬股的鄭旭,以及持股87萬股的第九大股東謝林生等等。
調查發現,鄭旭以往多出現在一些ST重組股中,如*ST阿繼、ST星美、*ST東泰、*ST天紡、ST雄震、*ST寶龍等。而汪六生與謝林生等人曾出現在*ST金城、ST太光、友好集團(600778)、敦煌種業(600354)等個股中。
翻看ST申龍過往資料發現,在上述眾多牛散當中,汪六生自2007年進駐ST申龍至今,持股時間超過4年,持股比例一直未變。以2007年上半年6.83元的均價計算,其持股成本約為1359.17萬元。與如今的11.32元/股的均價相比較,漲幅近100%。
奔襲光伏
產業搶市場
2010年,光伏產業迎來第二春,企業紛紛擴大產能,致使去年的整個光伏產業出現供大于求的現象。激烈的競爭導致產品價格大幅下滑,許多中小企業甚至出現停產的現象。與此同時,低成本企業的競爭優勢在這一過程中逐漸突顯,不同環節的龍頭企業強強聯手將成為發展趨勢。
據悉,海潤成立之初只生產硅片,后在2009年底原河北晶澳太陽能公司創始人楊懷進加入后,帶來了姜慶堂、吳廷斌等一大批晶澳的高層在海潤擔任管理層,僅用時8個月就完成250MW電池片的生產線,而其團隊的持股比例為22.3%。
目前,重組ST申龍的海潤光伏的主要成員中,第一大股東江蘇紫金電子集團、第三大股東楊懷進和第六大股東吳艇艇為一致行動人(晶澳系),合計持有55.75%的股權。
第二大股東江陰市九潤管業、第八大股東江陰市愛納基投資和第九大股東江陰市潤達軸承,存在關聯關系,為海潤光伏董事長任向東家族所控制。
國聯證券分析師趙心認為,公司的股權結構為江蘇陽光持有33.65%股權,是相對控股股東;任向東及其一致行為人持股26.38%;以楊懷進為首的管理層團隊持有22.29%股權。我們可以看到,三個利益集團持股份額相當,為公司提供各方面平臺,組成一個穩固的架構,有利于公司長期發展。公司擁有較高的行業地位和豐富的產業積累,可以享受高于行業的估值,合理股價為每股9元至10元。
【作者:梁裕來源:華夏時報】
(責任編輯:李文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