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瓶頸制約杭州空港發展
鉅亨網新聞中心
機場綜合交通體系規劃與建設的滯后已成為制約杭州空港下一步發展的瓶頸,浙江省政協委員盛繼芳建議政府及相關部門盡快達成共識啟動杭州空港綜合交通樞紐建設。
據中新社1月28日報道,“2009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以下簡稱‘杭州空港’)完成客運量約1,500萬人次,繼續位列中國內地十大機場,并有望進入世界前百位大機場行列。但機場綜合交通體系規劃與建設的滯后已成為制約杭州空港下一步發展的瓶頸”。浙江省政協委員盛繼芳在正在杭州舉行的浙江省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上,強烈呼吁政府及相關部門盡快達成共識啟動杭州空港綜合交通樞紐建設。
國際民航組織有個慣例,每年客流量在一千萬以上的被稱作繁忙機場,并依此進行國際排名。2008年,杭州空港實現客流量1267萬人次,世界排名102位。2009年杭州空港實現客運量近1,500萬人次,盛繼芳稱“進入世界百強毫無疑問”。
盛繼芳表示,除了繁忙的客運,杭州空港的貨運吞吐量也增長快速,2009年達到22.63萬噸,增幅達到13%。目前,國內快遞業巨頭聯邦快遞轉運中心設在杭州空港,而在剛剛過去的港澳浙江周,杭州空港與香港快遞業巨頭--順豐速運(中國)有限公司也正式簽定了戰略合作關系,該公司的整個中國快件轉運中心、基地也設在杭州空港。
“建設杭州空港綜合交通樞紐的條件已經完全成熟。”盛繼芳認為。
但是,目前杭州空港進出交通方式單一,空鐵、空陸、空水“多式聯運”綜合交通發展水平比較低,各種交通方式“不兼容”的現狀,成了制約杭州空港持續快速發展的瓶頸。而且,進出機場的主干道——機場專用道已經突破通行能力上限,目前正在實施改擴建。
據盛繼芳介紹,杭州空港二期建設大概在兩年以后即2011年底建成,2012年上半年肯定要投入使用,屆時杭州空港將擁有兩條跑道、三個航戰樓。他表示,一個完備而高標準的地面綜合交通系統是機場、尤其是大型機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關系到機場的營運效率和旅客出行的方便程度。在交通綜合化的今天,機場已不能與其它交通運輸方式脫離而孤立運行,“多式聯運”才是機場未來取得成功并形成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此,“杭州空港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已經迫在眉睫!”
盛繼芳表示,國內外的香港國際機場、首爾仁川機場、倫敦希斯羅機場、荷蘭史基浦機場等無一不是綜合交通樞紐的典范。國內上海虹橋機楊的綜合交通樞紐也形成了集多種運輸方式于一體的“零距離”換乘,實現了“無縫銜接”。杭州空港的建設也可參照上海、天津等地的做法,按照統籌協調、系統、分期分層的原則,盡快出臺《杭州空港綜合交通樞紐運輸集疏運規劃》。啟動機場高鐵、地鐵項目前期設計,規劃建設至機場鐵路專線,建立“空鐵”聯運體系,擴大機場輻射范圍,提升杭州空港核心競爭力。
(王敏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